跨螢求贏 行動端體驗定成敗
- 《聯合晚報》,記者蔡銘仁/台北報導
- 2019/12/7 上午0:00
- 138
電商與實體通路相比,「便利性」是很大的優勢之一,優化行動端體驗,近年成為搶業績關鍵。邁入12月,雙12購物節、耶誕節等電商檔期即將登場,經歷諸多大檔,業者不約而同發現,越來越多的用戶,偏好透過智慧型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當「剁手族」,尤其在大檔時,這樣的趨勢更為明顯。
比如,網路家庭旗下PChome 24h購物,今年首度打造「8月心禮節」節慶,行動端業績年成長率也超過50%,其中女性占60%,18歲至24歲消費者為消費主體;日前甫落幕的雙11購物節,PChome 24h業績六成以上來自行動端。創業家子公司松果購物,為行動原生平台,大檔時行動端業績也從七成多拉高到八成。
智慧型手機搭配網路,讓消費者實現「隨時下單」的體驗,從近年電商平台的業績占比中,顯見消費行為正在逐步改變。業者進一步分析,是因為大檔很多商品搶購,手機隨身攜帶,可以更便利完成購買。不過,在行動端下單機率較高的,多為不需量尺寸、多加討論的日常快銷品,像是沙發、家具這類單價較高的商品,仍是PC端機率高。
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2018年做的研究調查指出,有64.9%的台灣網友,曾以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進行網購。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則指出,跨螢消費有助於促進更多網購交易,業者如何進行跨螢布局與整合優化,是當前重要課題之一。
那麼今年,消費者喜歡在電商買些甚麼?觀察PChome 24h購物、生活市集、Yahoo奇摩、以及松果購物,3C類商品依舊榜上有名,另還有日用快消品;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追求健康的氛圍下,氣炸鍋在各平台皆搖身夯品。
更多新聞
- 亞洲直播壓倒性成長 東南亞最衝
- 大客戶傍身 碩網上櫃蓄勢衝
- 美、印度PC市場 H2恐轉弱
- 台達電AI營收 占比拚逾2成
- 歐盟將整合量子運算資金與專業 打造關鍵技術生態系統
- 彭博:蘋果考慮採外部AI技術驅動新版Siri
- 祖克伯重金挖角 誓打造AI夢之隊
- 微程式資訊 今年獲利戰新高
- 自研AI未果 傳蘋果討救兵
- 中華電:有信心連八年雙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