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時報,文/陳逸格
- 2019/7/11 上午5:30
- 154
玻璃應用的場合非常多,舉凡建築、傢俱、汽車、手機面板、電腦螢幕乃至於大量的玻璃容器與玻璃博物館內的藝術品…等。
友士(股)公司是全台灣第一家引進玻璃加工設備的公司,默默伴隨玻璃加工業40餘年,近年來有鑑於台灣玻璃加工市場面臨勞力密集、人工越來越貴,必需打破正處於「工廠自動化比率非常低,連省力機械都少用」的現實困局,友士機械事業部正積極協助玻璃加工產業界朝向局部自動化、降低人力需求、簡化製程等產業升級目標邁進。
該事業部部長黃永竣表示,業者最大阻力是成本壓力。
自動化需要較大的空間來擺設機械,臺灣工業區土地價格太高,難以負擔擴廠的成本,再加上少量多樣的訂單模式,這些都是自動化的不利因素。
折衷方案-也是友士這兩年積極向客戶推薦的「局部自動化」方式,例如玻璃原片自動倉儲,將庫存及切割製程整合,全自動化作業,降低人力需求提升產能;另外採用新設備,把原來三個製程組合成一個製程,也是實際可行。
雖然自動化程度高的設備相對價格也高,但可有效提高產品的良率、精準度及降低人力需求。
黃永竣指出,在市場不景氣時,許多客戶對投資設備都會持保留態度躊躇不前,但他認為「永遠要為未來的不足想辦法,滿足現狀就是未來最大的風險」,事業的經營必須要有中、長期規劃,永遠為未來3-5年的市場布局。
中美貿易戰引起的市場不景氣同樣也衝擊友士占比頗高的建築玻璃加工業。
黃永竣直言,友士機械部的策略是以良好服務穩定基本客戶,提供優質性價比的產品,為客戶創造利潤;同時引進新設備,為業界提供新方向。
罔顧品質、削價競爭,不是友士機械事業部認為好的商業模式,而應該是各家廠商發揮其特色,努力經營所能夠經營的市場。
他認為,友士機械事業部就因為秉持著文化傳承及中心思想在每個市場努力經營,也相信會得到客戶的認同及信任,而能夠在此穩定的基礎上帶領產業發展,為供應商及客戶創造利益。
友士公司的企業理念是「友好關係、共享發展」,包含對供應商、產業界及市場,都能創造沒有輸家的互利成果。
在台深耕44年的友士公司所建構的獨特企業文化是最珍貴的資產,亦以此為理念加上以台灣的組織架構為基礎,友士已將服務市場擴及中國、泰國、馬來西亞,未來目標是朝向越南及附近國家推展,最終期許是將此獨特的企業文化推展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更多新聞
- 台隆手創館 六度奪金
- 協鴻歡慶60歲 五大改革迎新局
- 旭宏粉末冶金部品 打入歐美日供應鏈
- 台灣順成頂針 國產之光
- 富強鑫 打造智慧成型新標竿
- 鳳記中空成型機 進軍日本收穫豐碩
- PMC鄰近預熱技術 金屬製造業省能70%
- 寶元數控 開發人形機器人控制平台
- HS合勝工業用刀具 鋒利精確壽命長
- 劍指中國 Quad啟動關鍵礦產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