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大亞3E策略 搶淨零商機
      • 《經濟日報》,記者朱曼寧/台北報導
      • 2024/6/24 上午0:00
      • 90

      大亞即將邁入70年,全球綠能浪潮來襲,大亞抓準趨勢、提前布局,從電線電纜廠轉型成能源串接鏈領導品牌,打造能源管理鏈王國,近年逐漸開花結果。

      大亞董事長沈尚弘擘劃經營大藍圖,未來,大亞將持續實踐3E策略,包括Emerging、Energy、ESG,加速完成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

      在轉投資策略上,大亞集團透過大亞創投,發展第三成長曲線,訂定為期十年以上的大計畫,過去從電子、生醫到創新領域的投資,都取得不錯的成果。未來投資事業將配合政府推動,包括半導體、AI、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以及醫療生技產業,繼續打世界盃。以下是沈尚弘專訪紀要:

      核心事業延伸

      推一條龍服務

      問:請分享大亞轉型創新的成功經驗,未來五到十年的願景與藍圖?

      答:今年是公司成立第69年,換言之,企業已經走了很長久,因此大概在2013年時,已經在思考在相關事業上有什麼空間可以發揮,而大亞的本業是電線電纜、漆包線,一個是在做電的傳輸,另一個則是用在馬達、電子零件上,其實是在做能源的轉換。

      於是就朝這個角度去構思,或許大亞可以做能源的產生,當然一開始都是一邊做、一邊摸索,而早期政府推動離岸風電示範機組時,大亞就有意參與,當時我們膽子也很大,由公司的同仁組了一個團隊,參與標案拿到備取第一。

      不過在2013、2014年時,政府推離岸風電的力道還不強勁,是到了前總統蔡英文接任後才加速,所以研究離岸風電後,覺得機會成本不符合預期,如果把資金都放在這,那大概什麼事都不用做了。

      不過,有了這次的機會後,給了我們很大的起心動念,開始有要做「能源串接領導品牌」的想法,會往這方向發展,也是因為國內電線電纜最高壓只達34萬5,000伏特,已經是相對成熟的產業,有了這個能源串接的念頭後,一開始大亞從小型的屋頂型太陽能著手,後續因緣際會認識太陽光電發電系統EPC商聚恆科技,雙方對發展太陽能有一樣想法,於是一同攜手合作,大亞也入股聚恆科技,就這樣一步一腳印,大亞已經成為能源產生、傳輸、轉換、儲存到管理皆能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能源鏈領導品牌。

      大亞也訂定長期策略,聚焦3E策略(Emerging、Energy、ESG),鞏固本業並扶植創投新機會,同時實現「友善環境、美麗家園的推手」的願景,在太陽能以外之再生能源推動不會停下腳步,加速完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

      發展儲能設備

      開發大型案場

      問:全球掀起綠能浪潮,大亞是這方面的領頭羊,具體來說,大亞旗下太陽能、儲能的進度以及下一步計畫、布局、目標是什麼?

      答:大亞集團目前共有74座屋頂型、地面型太陽能電廠,投資太陽能發電案場總裝置容量達到212MW,除推動光電發展外,儲能設備亦為發展重點。

      太陽能事業方面,目前持續加速中部地區大型案場開發與發展,包括雲林麥寮漁電共生案場185MW,預計今年底拿到籌設許可,2026年掛表;志光2期35MW,預計明年第2季掛表,台南學甲今年度下半年將有30MW太陽能加20MW儲能案子競標案,整體而言,力拚在2026年可達到500MW的目標。

      能源儲能方面,台中智璞儲能100MW E-dReg已在今年3月動土,預計2025年6月可登上台電交易平台,預估未來每日可提供約20萬度的總儲能量。

      此外,也將爭取台電區域電網儲能計畫及大學校園儲能微電網計畫,並開展大型儲能主動平衡電池管理系統產品和推動其他業界儲能專案,整體儲能目標2025年達到180MW。

      除了持續積極布局太陽能、儲能外,下一步也觀察到地熱、波浪能的可能性,以地熱來看,台灣的地理條件、前景都可以期待,且台灣絕對有必要去發展地熱,未來如果普及時也會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大亞在這方面已經開始組建人力並著墨,初步投資額約在1到2億元。

      至於波浪能,我們也認為未來有很好的潛力跟機會,但是現在技術尚未成熟,但大亞不急,先把太陽能、儲能做好為主。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