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拚自動化 蘋果促組裝廠減員
      • 工商時報,賴瑩綺/綜合報導
      • 2024/6/27 上午4:40
      • 163

      蘋果(Apple)公司據傳有意將更多iPhone組裝線轉為自動化,並計劃在未來幾年消減約50%人力。分析指出,這或將改變全球消費性電子產業,蘋果能將更多業務從中國轉移至越南、印度,甚至回到美國。

      數據顯示,蘋果每年約出貨2億支iPhone,占銷售額一半以上。富士康在iPhone 15的組裝占比約58%,立訊精密占28%,和碩以13%排名第三。之前有法人預期,2024年iPhone 16系列將大改款,立訊占比可望逼近四至五成。

      綜合外媒26日報導,上述政策是2022年11月富士康組裝廠發生衝突事件後所定,並由蘋果資深營運副總裁Sabih Khan下達,之後蘋果就重新推動先前因成本高昂而擱置的供應鏈自動生產專案。

      報導稱,能自動組裝iPhone的機器十分昂貴,每年可能需要花費數億美元。在某些情況下,蘋果會向合作夥伴施壓,要求他們進行這類前期投資。一名蘋果供應鏈員工表示,蘋果一直努力擺脫對中國工人的依賴,也已經在一些流程中減少30%人力,iPhone 15的組裝過程中已經引入大量的自動化流程。

      蘋果年度供應鏈報告顯示,其製造合作夥伴符合工作時間規定的員工總數,從2022年的160萬人,下降到去年的140萬人。

      報導指出,蘋果推動自動化的努力可能改變全球消費性電子產業。據前蘋果製造經理透露,若蘋果能進一步實現iPhone生產自動化,就能將更多工作從中國轉移到越南、印度等缺少豐富經驗製造工程師的國家。同時,也會幫助蘋果將業務帶回美國。

      另外,蘋果為促進自動化,還收購DarwinAI與Drishti兩家公司,前者可使用電腦視覺檢查印刷電路板等組件的缺陷,後者可幫蘋果分析裝配線的影片,即時識別生產中的問題。

      但蘋果的自動化過程非一帆風順,隨著iPhone設計越來越複雜,組裝難度也越來越高。知情人士透露,計劃今秋發表的iPhone 16在開發後期時,因為缺陷率太高,蘋果不得不放棄這些自動化流程的計劃。

      也有一些合作夥伴不願購買自動化設備,一方面這些設備專為iPhone設計,限制了為其他客戶製造設備的能力,另一方面如果下一代iPhone變化太大,這些設備可能無法回本。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