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確保高科技用水 國土署力推16案再生水建設
      • 《經濟日報》,台北訊
      • 2024/6/27 上午0:00
      • 96

      國土管理署指出,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近年來極端氣候已成為常態,異常氣候出現頻率增加,致使水庫等傳統水源日漸匱乏。國土管理署利用不受降雨豐枯影響、水質穩定的公共污水處理廠的污水做為再生水源,有效、及時緩解國內水情不佳時期,目前再生水已可每天供應12.87萬噸給產業界使用,並持續擴大再生水運用,預計推動16案可供應62.81萬噸再生水。

      國土管理署表示,因生成式AI的興起,台灣在半導體產業已搶占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然而因應AI晶片的爆炸性投資,用水需求飆升,對高科技產業而言,若遭遇缺水時,將會造成產業鏈極大的衝擊。如110年國內發生嚴重乾旱,許多縣市陷入缺水危機,高科技廠商紛紛啟動水車買水,以度過停產的危機。

      國土管理署指出,近年來旱象頻傳,其中去年南部地區更遭逢30年降雨量新低,因此內政部與國科會、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再生水建設,強化整體水資源調度彈性及供應韌性,目前臺南永康、安平、高雄鳳山、臨海共4座再生水廠已完工通水,每天可供應12.87萬噸給產業界使用,相當於51座奧運標準游泳池,乾旱時將可作為產業用水調度使用,穩定高科技產業用水,補充水資源缺口。國土管理署表示,為提升下水道建設的價值,國土管理署推動的再生水建設將擴大至16座再生水廠,預計在115年前於桃園、新竹、臺中、嘉義、臺南及高雄等6個區域挹注251億元經費,攜手中央水利及產業主管機關與地方政府,跨部門一同穩定產業回流的信心,當16座再生水廠全數完成時,供水量將達每日62.81萬噸。其中,用於高科技產業製程的再生水將近六成(每日36.16萬噸),除原有案件供應南部科學園區用水外,擴大推動的案件也將再生水供應至新竹及中部科學園區,均顯示出內政部再生水的政策與建設受到高科技產業界的大力肯定。

      在保障一般民眾的用水權益之餘,其資源循環再利用的內涵,也同時增加使用再生水產業的外銷競爭力,也讓下水道朝著永續循環之路邁進。(劉靜君)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