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得AI者得天下 台擴大領先韓
      • 工商時報,簡威瑟/台北報導
      • 2024/6/17 上午4:40
      • 70

      得AI者得天下!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與南韓成長可期,但台灣在美國AI需求大爆發環境中,受惠程度遠超越南韓,尤其台股與韓股表現顯著擴大,反映出AI供應鏈的差異,南韓要追上台灣得要花費更多時間;法人並指出,以台積電為首的AI供應鏈指標股,可望持續紅透半邊天。

      統整外資看好的AI供應鏈指標股,以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領銜,尚包括:廣達、緯穎、奇鋐、鴻海、日月光投控、華碩、台達電、技嘉、聯發科等。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COMPUTEX展前後於台灣掀起旋風,南韓媒體進行側寫,並感慨南韓恐遭邊緣化。台灣與南韓的供應鏈大戰正式延燒到AI領域,不僅拉高市場討論聲浪,外資亦順勢剖析台、韓間股市與經濟成長前景。

      摩根士丹利證券台韓經濟學與股市研究團隊指出,台灣與南韓2024年經濟成長均有顯著彈升表現,但相比起來,台灣在擴大美國出口方面動作更迅速,是AI產業爆發週期的大贏家,估計台灣2024年經濟成長率3.7%,不僅優於2023年表現,也大幅超越南韓的2.7%。

      反應在股市表現,台股更是「狹路相逢強者勝」。南韓KOSPI指數今年以來上漲約3.8%,然同期間台股漲幅高達25%左右,傲視區域內其他主要市場;市值方面,台股上市股票總市值衝上71.68兆元,連續二周都增加逾2兆元,整體市值改寫新高;上市櫃市值合計78.59兆元,亦改寫新高,劍指80兆元大關。

      大摩指出,在掌握AI爆發商機與美國科技出口需求差距的影響下,台股與韓股市值的差異鴻溝來到20年來最大,截至5月底,台股上市市值超越韓股達3,600億美元。放眼後市,因台灣身為輝達AI晶片獨家供應商,大摩預期將推升半導體出口30%以上,南韓地位無法與台系供應鏈相提並論,要趕上還需要一段時間。

      PGIM保德信科技島基金經理人黃新迪表示,AI題材持續發威,多方上攻態勢鮮明,加權指數不僅連日改寫新天價,14日甚至收最高,且AI題材有從輝達交棒給蘋果味道。惟必須留意,台股雖維持強勢格局,短線可能出現修正乖離的技術性拉回。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