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肆虐 提煉藥肝素短缺
- 中國時報,施施/綜合報導
- 2019/11/13 上午5:30
- 258
非洲豬瘟疫情蔓延,導致全球約1/4豬隻遭撲殺,大陸情況尤其嚴重。
這除了造成全球肉類供應緊張,世界各國的醫師和製藥業者也紛紛警告,主要仰賴豬腸提煉出來的抗凝血藥物「肝素」(heparin)恐怕也將出現長期短缺。
肝素常用於治療心臟病和預防血栓,早期是從牛肺和羊腸中提煉有效成份,1990年代歐洲傳出狂牛症疫情後,豬腸成為首選替代材料。
由於大陸豬隻數量占全球一半,自然成為肝素主要來源,全球約60%至80%的肝素原料都產自大陸。
去年大陸發現非洲豬瘟後,已銷毀了120萬隻豬,豬肉價格與1年前相比,也翻漲近倍。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上月底警告,因疫情難以控制,全球1/4的活豬將被撲殺。
現在,肝素的全球年銷量逾200噸、價值50億美元(約台幣1521億元),單是美國每年就有1000萬至1200萬人需使用肝素治療。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7月表示,美國市場還有6至9個月的存量,鼓勵藥廠開發豬腸外的原料來源,不過因藥品需經嚴格測試方能上市,因此供應可能持續延遲。
在去年豬瘟爆發前,也曾有肝素供應吃緊的例子。
2006年,大陸出現俗稱「藍耳病」的豬隻繁殖和呼吸障礙綜合症,造成肝素產量下降。
美國和歐洲官員還發現,為提供抗凝血效用,大陸企業在原料中添加鯊魚軟骨提煉物質,原料進入全球供應鏈後,導致11國共149人死亡。
更多新聞
- 1年期在宅醫療險開發有進展 壽險公會擬找健保署討論
- 失智後首露面 林芳郁獲醫奉獎特殊貢獻獎
- 醫奉獎表揚11人、2團體
- 藥華藥打造成長引擎
- 台灣向WHO提滅C肝認證 亞洲首達標
- 大統益Q3純益 年增18.68%
- 川習會協議貿易休戰 回到原點現況發展一次看
- 川習角力 誰贏面子誰贏裡子?
- 美財長:中國未來3年購7500萬噸黃豆 回復正常量
- 禁運宰、禁廚餘相關補貼 11億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