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流感疫苗今開打 長者再等等
- 《聯合晚報》,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 2019/11/15 上午0:00
- 88
公費流感疫苗今天開放施打,首波接種對象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要等到下月8日才能施打。
今年國內公費流感疫苗是史上最晚開始施打,也是首度由三價升級為四價。疾管署署長周志浩表示,因全球疫苗供貨延遲,從今天起採三階段分批開打。今天起首批施打對象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明年1月1日起開放其他公費對象施打。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數量約600萬劑,首批95萬劑已在本周陸續配送至各縣市衛生局,由衛生局再依序分配至醫療院所、校園,讓醫事人員與學生集中接種。因第一波施打非一般民眾,他呼籲符合公費接種資格的民眾先別衝到醫院以免撲空,要依衛生單位安排的時程完成疫苗接種。
羅一鈞說,疾管署已向各縣市衛生局要求每周回報接種情形統計,包含缺額等,最快一周後會知道各縣市施打狀況,以便後續調配。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表示,校園是容易出現流感群聚疫情的場所,病毒易透過學生帶回家中,進而感染家中抵抗力低的幼兒或老年人。透過校園集中接種可間接保護其他高風險族群。
李秉穎說,醫事人員為面對病患的第一線,生病可能造成醫事人員短缺,也易傳給抵抗力較弱的患者,因此今年將校園與醫事人員列為分批接種的第一順序。
李秉穎指出,校方安排接種疫苗時,可先向學生說明流程並提醒接種前避免空腹,並可透過播放音樂、聊天等方式放鬆學生心情。學生接種疫苗若發生「暈針」,建議先至休息區休息、緩解情緒獲告知相關人員,等不適症狀改善後再離開。暈針通常是對打針的心理壓力與恐懼轉化成生理症狀,與疫苗安全性無關,家長無須過度擔心。
更多新聞
- 台大研究 40歲起篩檢大腸癌 死亡率降42%
- 智慧化產品競賽得獎揭曉
- 商總號召家樂福等12家連鎖企業 推冷凍冷藏設備節能
- 血庫補新血 滿16歲就可捐
- 肺炎死亡率升 專家籲高危族群打疫苗
- 40歲就篩檢大腸癌 死亡風險降4成
- 消費者忠誠度下滑 AI互動成突圍關鍵
- TFFA成軍 推動機能食品健全發展
- 邱泰源:健保費2年內不漲
- 美與印度傳接近達成協議 乳製品與農產品仍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