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時報,鄭淑芳/台北報導
- 2020/8/6 上午5:30
- 328
大立光因部分客戶啟動拉貨機制,7月合併營收小回春,以46.12億元連續二個月走揚,表現優於公司「7月的拉貨動能與6月相當」的原有預期。
展望8月,大立光雖仍維持近期的發言調性表示,「8月拉貨動能與7月差不多」,不過「有機會好一點」的附註,卻讓市場多了些想像空間。
揮別新冠肺炎陰霾,急凍的智慧型手機買氣迄今尚未恢復,但久候多時的智慧型手機廠已耐不住性子,決定推出新機測試市場。
非蘋智慧型手機品牌廠率先發動,下半年起新機齊發,就連因新冠肺炎疫情延遲新機上市計畫的蘋果公司也傳來新機陸續啟動拉貨的消息,雙重利多加持,讓大立光7月營收不再黯淡無光。
大立光7月營收照例在5日出爐,單月營收46.12億元較上個月的41.36億元成長近11.51%,雖仍比不上去年同期的54.73億元,呈年減15.17%,但是營運回春的契機讓市場高度雀躍。
受惠於7月營收持續增溫,大立光累計前7個月合併營收304.77億元,仍較去年同期的293.8億元,年增3.87%。
大立光指出,就產品比重來看,20M(百萬畫素)以上產品佔7月合併營收比重達20~30%,10M以上產品佔40~50%,8M產品佔營收比重佔10~20%,其他產品約佔10~20%。
展望8月,大立光表示,8月拉貨動能目前看來和7月差不多,不過,因為有部分客戶已經開始啟動拉貨,8月的表現或許有機會比7月好一點。
除了客戶拉貨捎來佳音,法人指出,大立光產品規格也在持續提升中,繼8P(塑膠鏡片)在去年第四季開始出貨後,9P產品現也進入設計(DESIGN-IN)階段,下半年有機會導入,都將成為大立光下半年業績的新亮點。
大立光第二季因匯損和未分配盈餘稅吃掉獲利,致單季EPS一舉跌破40元關卡,只剩下37.19元,遠低於首季的50.1元及去年同期的48.84元,連帶也壓低了今年上半年營運的表現,經結算上半年累計稅後盈餘僅117.08億元,每股盈餘為87.29元,和去年獲利相較增幅只剩下1%。
幾近站在和去年同一起跑點的大立光,今年營運能否跑贏去年?下半年智慧型手機買氣給不給力是關鍵。
(相關新聞見A3)
更多新聞
- 撤退到一半爆炸 員工拔腿逃命
- 鋰電池廠大火 毒氣外洩
- 台泥股價破底 經部擬派專家協助
- 文曄日電貿今天停牌
- 台泥旗下 超級電池工廠爆炸
- AWS新液冷方案 三廠受惠
- 專家:主要燃燒電解液 只能等燒完
- 新台幣升值 六產業吃大力丸
- 台首座超級電池廠 前年量產
- 代工廠加快美國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