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狂賣GPU 使用卻不足
      • 《經濟日報》,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
      • 2024/6/27 上午0:00
      • 577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旋風訪台讓台灣在AI製造供應鏈角色備受矚目,不過Google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昨(26)日示警,台灣對全世界賣繪圖晶片(GPU),但全國企業與新創使用的GPU數量,恐怕還不如一家美國新創公司多,AI應用發展遠遠不足,呼籲政府策略應加速扶植並創造AI應用,鼓勵台灣建立主權AI集結好的繁體中文模型。

      簡立峰昨日參加《2024國鼎論壇》,以「AI生態系中台灣產業的發展框架」為題演講。他指出,AI技術重塑新的「G7」,包括輝達、微軟、蘋果、Google、Amazon、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Meta,位於第八就是台灣的台積電。G7中有六家美國企業,除積極蓋數據中心,也在發展各項AI應用。

      簡立峰指出,現在做鏟子固然重要,但台灣產業「不能一直賣鏟子」,產業太過單一勢必產生風險。他示警,現在AI產值看起來好,是因為紅色供應鏈受限不能生產美國產品,但這個狀況未必是永遠的,將來可能改變。例如中國大陸服飾電商SHEIN被美國拒絕上市,但公司轉向英國倫敦掛牌。顯示大陸企業不會永遠受限,台灣的天險會消失,需要多樣性,避免產業過度集中,最後自己打自己。

      他說,過去「一顆蘋果救台灣」,現在台灣是發展AI的支柱,受惠於賣出很多晶片,但美國隨便一家新創用的GPU算力,可能就超過台灣全部企業、新創用的GPU,換言之,台灣還忙著生產,卻缺少應用。消費者應用不多,所以不付錢或付得不多,企業還在猶豫是否要大量投資使用AI產品,讓許多人擔心AI是否泡沫。

      簡立峰指出,政府應創造AI應用,擴大AI內需市場,大家都說台灣市場規模不夠大,但其實台灣面臨高齡化、少子化,AI照護能力對台灣重要。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