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運行平台 竹市要當自駕車領頭羊
- 2019/9/19 上午5:30
- 中國時報
發展智慧交通基地,新竹市長林智堅18日在台北南港2019國際半導體展,與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SEMI國際半導體協會全球總裁Ajit Manocha,啟動開放場域自動駕駛系統運行平台,盼三方合作促進創新技術開發,帶動相關半導體產業與汽車相關電...
發展智慧交通基地,新竹市長林智堅18日在台北南港2019國際半導體展,與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SEMI國際半導體協會全球總裁Ajit Manocha,啟動開放場域自動駕駛系統運行平台,盼三方合作促進創新技術開發,帶動相關半導體產業與汽車相關電...
全球最暢銷的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稱,2020年將邁進完全自動駕駛時代,全球車廠因此積極搶進研發無人自駕車。台灣學研機構與廠商也競相發表自駕車研發成果,並進駐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智駕測試實驗室,展開封閉式場域道路駕駛測試,爭取我國首張自駕車在開放...
廣達自駕車布局鴨子划水,繼與特斯拉合作之後,日本自駕車新創業者Tier IV宣布,廣達對其已投資約900萬美元,雙方將共同開發新款自駕車的心臟ECU(電子控制單元)。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積極推動AI,並制定智慧醫療、智慧移動與智慧製造,為廣達...
自駕車席捲全球,台灣也在去年有了首輛的國產無人小巴,如何跟上國際趨勢,法規制定、道路設施調適等都是重要配套。交通部表示,將在淡海新市鎮畫定一個區域作為實驗場域,讓自駕車技術有機會可以在這裡實驗進行,透過真實場域的運行、試驗,進而形成法規,帶...
(中央社記者劉麗榮台北2019年6月12日電)交大教授郭峻因結合AI人工智慧與自駕車開發出「嵌入式AI物件辨識系統」,包括高效率的自動化標記,可偵測200公尺外車輛,還能預測後方車輛未來3秒內是否超車,目前已獲28家廠商合作。 AI時代來...
新加坡政府積極打造自駕車發展環境,目的不只是為了推動科技業成長,也希望藉由自駕車解決高齡化社會和巴士司機不足等難題。 ■The institute's self-driving work focuses on groups like the...
(中央社記者蔡芃敏台北2019年2月25日電)行政院表示,預計自6月起,自駕車廠商將與營運商、地方政府組隊,並依據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申請開放或半開放場域的試營運,推動明年特定路線自駕巴士服務上路。 全台首座封閉環境自駕車測試場域「...
自駕車及電動車儼然成為市場發展趨勢,各大汽車品牌BMW、賓士、奧迪及豐田等已分別於近期秀出自家自駕車系統、電動車以及車用資通訊娛樂平台,當中更結合人工智慧、手勢控制及人臉辨識等功能,顯示未來汽車走向更人性化、自動化的發展趨勢。 2019年美...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18年12月17日電)國家實驗研究院於台南沙崙綠能科學城建置的自駕車測試場域預計於2019年第1季正式啟用,國研院表示,宏碁將成為第一位產業合作夥伴,並於今天簽署合作意向書。 自駕車是全球產業共同的發展趨勢,為了...
美國執法單位10日控告蘋果公司中國大陸裔前員工張曉浪,竊取蘋果自駕車電路板藍圖等商業機密。該員日前試圖從加州聖荷西的機場搭機前往中國大陸,在B航廈接受安檢時被逮捕。張一旦被判有罪,最高可處10年徒刑及25萬美元(約台幣768萬)罰金。 檢方...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18年6月12日電)蘋果深耕自駕車技術。外媒報導,蘋果工程團隊開發機器學習演算法,深耕自駕車神經網路技術,用來分析駕駛影像以及辨識交通路況等。 國外科技網站Patently Apple報導,一項專利內容顯示,蘋果...
(中央社記者朱則瑋台北2018年5月15日電)原能會核研所開發出新電漿鍍膜技術,可用在自駕車靈魂之窗行車安全輔助鏡頭上,解決車輛突然遇到強光,鏡頭過曝造成的安全疑慮,將技轉給廠商,提升台灣自駕車產業水平。 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花了兩年多...
為推動台灣各城市早日邁向智慧城市,評估自動駕駛車產業未來發展可能性,桃園市政府在今年農業博覽會期間,於綠色方舟展館引進「自動駕駛電動車」,讓民眾了解相關科技並試乘。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2日也前往參觀,肯定未來台灣自駕車相關產業的發展。 桃園...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18年4月9日電)蘋果公司傳布局自駕車技術。外媒報導,蘋果研發自動駕駛車關鍵光達(LiDAR)技術,可與道路裝置相互感測,提升自駕車行進效率。 國外科技網站Patently Apple報導,一項專利顯示,蘋果正在...
優步(Uber)自駕車肇事致死案才和受害者部分家屬達成和解,又有其他家屬聘請律師另外向優步提告,意味著優步的自駕車官司訴訟尚未落幕。 49歲婦女赫茲伯格(Elaine Herzberg)本月稍早在亞利桑那州坦佩市(Tempe)郊區,遭優步自...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18年1月19日電)工研院IEK指出,部分品牌車廠積極布局自駕車技術,此外,包括Innoviz、LeddarTech和Velodyne等新創企業也布局自駕車LiDAR關鍵技術。 觀察1月初美國消費電子大展(CES...
CES將於台北時間本周三(美西時間1月9日)登場,今年CES重頭戲預期仍會是自駕車技術與新款電動車,以及越來越多能聽人話與說人話的智慧家庭裝置;另退燒中的穿戴裝置則可望藉由CES扭轉健身獨大方向,朝健康監測發展。 至於紅不起來的VR,則更向...
(中央社加州2017年11月21日綜合外電報導)蘋果公司電腦科學家針對自駕車如何使用較少感應器卻能更清楚查覺自行車騎士和行人,提出研究報告,並已張貼上網。這似乎是蘋果第一份對外公開的自駕車研究報告。 路透社報導,周寅(Yin Zhou,音...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商務部最新報告指出,自動駕駛車的出現即將衝擊美國人的就業機會,每9人中就有1人受影響。估計約1,550萬人的工作受影響,其中約380萬名司機恐怕飯碗不保。 商務部經濟學家以2015年職業資料進行分析,顯示全美約380萬人...
CNN Money報導,當汽車大廠和矽谷科技業積極研發無人駕駛自駕車之際,外界尤其運將們最擔心自駕車搶走自己的飯碗,對自駕車說不的抗爭正在紐約州展開序幕。 提倡專業駕駛人權益的紐約上州運輸協會(UTA)已促請紐約州政府禁止自駕車在該州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