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併發症凶猛 口服新藥讓身體不服輸
- 2019/12/17 上午5:30
- 中國時報
冬季也是流感高峰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相較一般感冒,痊癒所須時間比較長。有些人得到流感後,因免疫力下降,造成續發性的感染,重則危害生命,藝人郭彥甫就是一例。他因流感併發心內膜炎,當時人在美國的他,由好友劉畊宏陪同前往醫...
冬季也是流感高峰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相較一般感冒,痊癒所須時間比較長。有些人得到流感後,因免疫力下降,造成續發性的感染,重則危害生命,藝人郭彥甫就是一例。他因流感併發心內膜炎,當時人在美國的他,由好友劉畊宏陪同前往醫...
台灣每年約有3500人罹患淋巴癌,當中約6成患者需要使用化療藥物rituximab,但過去研究指出,若是B肝帶原,約5成患者的B肝病毒會被此藥活化,導致猛爆性肝炎、肝衰竭;國衛院群體健康研究所團隊發現,若能讓這些患者提早預防性使用B肝抗病毒...
「孩子每天都燒到40度以上,是不是流感流行了?」十月底開始,發燒到四十度以上的幼童逐漸增加,小兒科門診醫師頻頻接到家長憂心流感要流行,疾管署表示,引起連續高燒不退的是俗稱「燒久姬」的腺病毒,今年陽性檢體首度超過流感病毒,預估本月恐邁入流行期...
腸病毒在2012年造成國內153人併發重症、2人死亡,時隔7年後,今年再度引發一波流行,感染科醫師表示,主要因為病毒多年未流行,導致多數人體內都沒有抗體,一旦免疫力降低,尤其是幼童,等於毫無招架之力,一接觸感染源就容易患病。 醫師提醒,今年...
疾管署昨天公布國內首例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病例,個案為高雄一歲男童,感染腸病毒71型,從出現發燒、嘔吐到緊急送院治療,病發三天就死亡,為時隔三年再次出現因感染71型死亡案例;疾管署指出,71型最容易引起幼童死亡,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
台灣每年約有1000個嬰幼兒因感染人類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而住院、其中9成為2歲以下,國衛院研發重組腺病毒疫苗(Ad-RSV),具有抑制病毒、降低發炎等症狀,今年底進入臨床人體試驗,未來疫苗問市可讓15歲以下小孩及65歲以上老人接種,確...
國內腸病毒輕症疫情持續上升,門急診人次攀高突破單周2萬人次、創下今年流行最高峰、也是5年來單周最多紀錄,嚴重疫情造成上周全台停課班級暴增到243班,其中幼兒園成了重災區達194班、國小與托育停班數呈現倍數暴增。 疾管署疫情資料顯示,上周(9...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公布國內今年首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為北部20多歲從事漁業的男性外籍移工,8月3日起出現嘔吐、腹瀉,並兩度就醫後住院治療而確診。疾管署表示,漢他病毒出血熱為人畜共通傳染病,最常見的傳播宿主是老鼠,人類一旦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汙染...
基因突變引發白血病等遺傳疾病,藥物無法根治,得終身吃藥,但未來透過基因編輯技術,可從源頭下手,找到錯誤的DNA片段,用一把好用的分子「剪刀」切開,剔除錯誤基因,將有機會根治基因突變引發的疾病。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凌嘉鴻表示,目...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天公布,新增兩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北部七歲男童與二歲女童,兩人分別於自6月18日、19日發病,經檢驗確認感染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所幸治療後兩人病況改善,都已出院。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據監測資料顯示,上周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