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產業新聞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IEK產業新聞
      1
       

      美利達看自行車 Q3將是景氣谷底

      • 2023/6/8 上午4:40
      • 工商時報

      全球自行車產業目前都在力拚庫存去化,台灣整車大廠-美利達行銷副總鄭文祥7日在法說會上指出,已看到終端市場庫存緩步下降,預期第三季將是產業的最谷底,第四季可望回到2019年疫情前的正常庫存水位。據悉,目前自行車產業第二季平均庫存水位約8個月,...

      2
       

      AM市場帶勁 東陽5月營收嗨

      • 2023/6/8 上午4:40
      • 工商時報

      受惠於AM(售後維修)汽車零件市場淡季不淡,東陽(1319)自結5月合併營收18.69億元、年增11.15%,改寫近五年同期新高;累計前五月營收92.23億元,年增8.51%,亦創近六年同期新高。 東陽表示,疫後美國AM市場逐步恢復正常,今...

      3
       

      鴻海車用布局奏捷

      • 2023/6/8 上午0:00
      • 《經濟日報》

      鴻海旗下富智捷(MobileDrive)昨(7)日宣布,開發的先進輔助駕駛系統(ADAS)已量產出貨,這是第一套台灣團隊自主研發的ADAS產品,已配備於納智捷多功能旗艦休旅URX NEO車系;鴻海集團繼取得特斯拉(Tesla)中央電子控制單...

      4
       

      啟碁奪北美充電樁大單

      • 2023/6/8 上午0:00
      • 《經濟日報》

      啟碁(6285)搶進充電樁市場,傳出拿下北美大單。啟碁董事長謝宏波昨(7)日謙稱「我們還不是個咖」;不過,啟碁挾技術優勢,通吃天上飛的低軌衛星、地上走的電動車兩大當紅商機,加上企業端與電信端網通需求延續,今年營收可望突破千億元大關,未來兩、...

      5
       

      台商:新三樣產業當紅

      • 2023/6/8 上午0:00
      • 《經濟日報》

      大陸總體經濟或難樂觀,但台商認為對於大陸經濟現狀還是要以產業別區分開看待。萬德國際董事會主席莊文甫接受本報採訪指出,大陸目前「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產業)會好,除此之外其他產業不會好。至於外界說疫後復甦的感受不大,畢竟新三樣之...

      6
       

      東陽5月營收 5年來同期新高

      • 2023/6/7 上午8:52
      •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23年6月7日電)汽車零配件廠東陽(1319)今天上午公布5月自結合併營收新台幣18.69億元,比4月17.55億元成長6.5%,比去年同期16.82億元成長11.15%,創5年來同期新高。 累計今年前5月東陽自...

      7
       

      中菲行 看好航空貨運先回神

      • 2023/6/7 上午4:40
      • 工商時報

      國際物流商中菲行(5609)董座錢堯懷6日表示,第三季國際運輸需求能否上揚,端視五大變數,包括國際經濟景氣等;但看好航空貨運在半導體產業出貨增溫下,率先有限度的「弱勢」反彈。 中菲行6日股東會配息通過每股配發11.2元股利,其中包括現金10...

      8
       

      瑞儀 搶攻車用、AR商機

      • 2023/6/7 上午4:40
      • 工商時報

      背光模組廠瑞儀(6176)宣布完成最終協議,以1,450萬歐元取得芬蘭公司Nanocomp Oy Ltd 100%股權。瑞儀表示,Nanocomp是一家使用黃光製程的導光板公司,目前用於閱讀器的前光板上。未來雙方會有更多導光板技術交流合作,...

      9
       

      全球航空業 今年估賺近百億美元

      • 2023/6/7 上午4:40
      • 工商時報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5日表示,儘管經濟前景蒙塵,但受惠於疫後解封帶動旅遊需求復甦,全球航空業今年獲利可望逼近100億美元,是先前預測值的足足2倍以上。 IATA調高2023年航空業獲利預測,今年淨利估達98億美元,高於去年12月預估...

      10
       

      和泰EVRun 首座超充站啟用

      • 2023/6/7 上午4:40
      • 工商時報

      看好電動車商機爆發,兩大汽車集團電動車充電樁布局競逐激烈,繼裕隆集團旗下裕電俥電宣示今年將新增100個「YES!來電」充電站後,和泰集團和潤電能EVRun設於北市士林的首座DC超充站也於6日啟用。和潤董事長劉源森表示,目標至今年底前將續投5...

      11
       

      馬斯克另一金雞母 Neuralink市值 逼近50億美元

      • 2023/6/7 上午4:40
      • 工商時報

      外媒引述消息人士提供的非公開股票交易資訊指出,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神經科學新創公司Neuralink,市值逼近50億美元,較2年前的20億美元明顯暴增。 熟知內情人士透露,因為看多Neuralink的投資人近幾月開始...

      12
       

      明係 締同期新猷

      • 2023/6/7 上午4:40
      • 工商時報

      自行車組裝廠明係(6804)受惠上游零組件供料情形改善,及中高階自行車市場需求強勁,推升5月營收達2.85億元,創同期新高,年增17.04%;前五月營收14.83億元,年增26.68%。 法人表示,自行車廠商普遍為去化庫存而苦惱,明係月營收...

      13
       

      攜手供應鏈 打世界盃

      • 2023/6/7 上午0:00
      • 《經濟日報》

      漢翔昨(6)日舉辦法說會,副總黃淑媛表示,F16維修合作持續推動,要協助國內供應鏈都取得認證,一起搶攻軍工市場整合型訂單的新藍海,推動落實維修在地化維修,克服美國技術輸出的問題。 國內軍工產業要在全球價值鏈占有一席之地,漢翔認為,要往更高層...

      14
       

      漢翔領軍 前進航太軍工展

      • 2023/6/7 上午0:00
      • 《經濟日報》

      史上最大航太軍工展來了,國內以漢翔為首的軍工、航太產業將籌組國家隊參展。據悉,我國防部、美國AIT將打造國家館,成為台灣供應鏈搶單平台,估短線千億規模訂單先行,台美可望共組航太產業聯盟、打造軍工韌性供應鏈。 全球邊境陸續開放,疫後航太產業的...

      15
       

      雷虎拚軍工 海外搶單

      • 2023/6/7 上午0:00
      • 《經濟日報》

      雷虎科技(8033)昨(6)日召開股東常會,董事長陳冠如表示,雷虎科技成為無人機國家隊之後,全力朝國防軍工產業發展,今年起要開始全力向國際搶單。 雷虎股東常會中,除承認去年度盈虧撥補案,不配發股利之外,同時通過將辦理私募增資案,授權董事會於...

      16
       

      汽車價格戰將打到年底

      • 2023/6/7 上午0:00
      • 《經濟日報》

      大陸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多個品牌參與價格戰盼以銷量取勝。業內人士指今年價格戰勢必會打到年底,甚至是明年,「不要心懷僥倖,在內捲(業內競爭)這方面沒有最捲,只有更捲。」 大陸汽車品牌長安汽車董事長朱榮華表示,多數邊緣車企將出局。而為了在「捲」到...

      17
       

      TPK大轉型 強攻車用

      • 2023/6/7 上午0:00
      • 《經濟日報》

      觸控模組廠宸鴻TPK-KY(3673)昨(6)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江朝瑞指出,目前正全力進行轉型,並重點發展車用光達(LiDAR),預估明年開始試量產,2025、2026年將貢獻可觀的營收,未來毛利率努力從個位數跳至雙位數。 TPK日前宣布...

      18
       

      中菲行強化全球競爭力

      • 2023/6/7 上午0:00
      • 《經濟日報》

      中菲行(5609)昨(6)日舉行股東會,首先承認去年財報稅後純益為25.3億元,每股純益為18.71 元,並通過配發現金股利10.7元,以昨天收盤價87.1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12.2%。 中菲行董事長錢堯懷說,中菲行不管在實體或是虛擬平台...

      19
       

      三陽4月獲利躍增83%

      • 2023/6/7 上午0:00
      • 《經濟日報》

      三陽工業(2206)股價屢創高,昨(6)日遭主管機關認定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該公司公布4月稅後獲利數字約5.66億元,年增83.2%,單月每股純益達0.65元。 法人指出,若以三陽的4月單月獲利推算,第2季獲利表現甚至可望超越今年第1季...

      20
       

      連十年拚營運成長20%

      • 2023/6/7 上午0:00
      • 《經濟日報》

      和潤企業連續三年營收、獲利都有二成以上成長,和潤企業董事長劉源森昨(6)日強調,和潤從汽車業務做到非汽車領域,從台灣做到海外市場,未來每年營運獲利都要有兩成以上成長動能,且至少連十年成長。 劉源森對於近三年營運表現認為「還可以」,但不以此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