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比亞迪跨界布局
- 《經濟日報》,記者陳湘瑾/專題報導
- 2025/5/11 上午0:00
- 25
隨著機器人產業變得炙手可熱,華為、比亞迪、小鵬汽車和寧德時代,這些在新能源車產業、科技產業和電池產業耳熟能詳的名字,如今也開始爭相布局機器人領域。
對於上述企業來說,跨足機器人領域的優勢在於部分技術和零組件和原本的產品具有相通性,像是動力電池、電機和傳感器等,若能實現將技術和產品從原本的產品端轉向機器人產業的延伸,也有望推動機器人產業化和規模化大幅降低成本。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日前接受訪問時便直言「汽車產業正在和機器人開始進行融合」,如同自動駕駛分為五個級別,何小鵬表示,公司過去已累積五年造機器人的經驗,基於小鵬在L3級別自動駕駛和世界模型的基礎上,期待在2026年能夠量產面向工業的L3級別人形機器人。
比亞迪的具身智能團隊在2022年成立,已陸續開發完成工藝機器人、智慧協作機器人、類人形機器人等產品,將展開各類機器人本體及系統的開發,不斷增強機器人感知與決策能力。比亞迪還將自家打造的類人形機器人投入汽車工廠,用於裝配與搬運,且投入數量逐步增加。
華為甫於去年底成立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目標是瞄準國際前沿技術,進行技術攻關和聯合創新。
寧德時代結合電池技術與機器人運動控制演算法,開發高能效機器人動力系統,曾和上海交通大學合作研發機器人,主要用於投入工廠生產,去年開始又增加對機器人領域的投入,在上海成立數十人的團隊自研機器人本體,控制和人機交互算法,計劃製造機械臂、AGV等工業機器人整機。
更多新聞
- 台積董座魏哲家逢低買股
- 崑山科技大學 培育電動車頂尖人才
- 台積董座 魏哲家4月加碼台積電逾1600萬元
- AI晶片夯 世芯、力旺喊衝
- 聯發科4月營收 年增16%
- 5月15日 台積論壇 聚焦高速運算
- 中芯:晶圓代工需求回流
- 台積電4月營收 再登新高
- 環球晶德州新廠5/15落成 美首座量產12吋矽晶圓廠
- 台商赴美投資德州成重點 林佳龍、郭智輝先後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