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發展穩定幣 台灣應加快跟上
      • 工商時報,文/簡立宗
      • 2025/10/14 上午4:40
      • 98

      在新加坡盛大登場的TOKEN2049,讓全球目光再度聚焦於數位資產與金融創新的未來。其中最受矚目的議題之一,便是穩定幣(Stablecoin)的快速崛起。隨著美國天才法案的簽署,川普希望藉此將美國打造成虛擬貨幣的首都,利用加密貨幣技術來升級美國的舊金融系統,強調擁抱虛擬資產對促進經濟成長及維持技術領先的必要性,在全球金融版圖即將改寫之際,若台灣仍裹足不前,將在新一輪全球金融架構重整中被邊緣化。

      每年都參與TOKEN2049,Liminal創辦人Mahin Gupta指出,今年的氛圍與以往大不相同。「最大的差別是不僅來自加密原生公司,還有眾多傳統金融、傳統企業與各類機構的參與。」而焦點已經不再侷限於數位資產,而是擴展至穩定幣與代幣化,象微整個產業的發展己邁入新的階段。

      攸關金融安全與貨幣主權

      「穩定幣的發展關乎國家金融安全與貨幣主權的穩定。」現場有台灣業者指出,相較新加坡以靈活監理與開放政策,迅速成為亞洲穩定幣與代幣化資產的重鎮,台灣步伐顯得遲緩。多數金融機構仍以傳統核心系統為基礎,監管環境對雲端與跨境資料流的限制仍相當嚴格,使得金融業者難以在國際架構下測試或部署穩定幣相關業務,在面對鏈上清算與即時跨境支付時顯得力不從心,若不快速跟上腳步,可能會造成金融主權的部分外移,台幣在數位經濟中的角色也將被削弱。

      「穩定幣並非取代傳統銀行體系,而是讓資金清算與支付流程更高效、更透明。」另有業者指出,現行的金融資安監理規範對於金融資料存放位置與跨境流動設有限制,讓銀行與支付業者難以靈活部署全球化的雲端架構,以因應執行穩定幣業務監管及安全的要求。而且,台灣尚未制定完整的穩定幣專法,現有規範分散於「銀行法」、「電子支付條例」與「洗錢防制法」之間,缺乏一套統一且具前瞻性的法律架構,讓業者在創新與合規之間舉棋不定,可能會延宕技術投資與策略部署的時機。

      XREX共同創辦人暨集團執行長黃耀文指出,穩定幣的真正突破,不是把「平台帳本」做得更大,而是把「現金」代幣化,發行在公鏈上,讓任何人不需先開帳戶即可持有與傳遞。「這等於為全球資金流建立第一條真正快且開放的公用骨幹,取代過去彼此斷裂的閉環資料庫網路。但「流動性就是信任」,惟有當使用者不再急著把穩定幣「換回法幣」,而是選擇持有、直接以幣支付,穩定幣的才能真正發揮貨幣作用。悠遊卡之所以成為台灣最普及的支付工具之一,正說明了當支付工具具備「持票」與「普惠」精神時,金融包容性會大幅提升。

      「市場對非美元穩定幣的詢問度正在增加」,黃耀文指出,尤其是本地法幣計價的需求,但市場結構上「美元穩定幣的超大市場」與「其他穩定幣」仍涇渭分明,因此策略必須分流。此外,發行人的營收模式不能長期依賴利差。在現行穩定幣生態中,多數手續費實際上流向了區塊鏈本身,因為鏈上交易量主要由錢包對錢包的轉帳與穩定幣驅動,而 USDT 在多鏈上占有極高比重。如果未來利率回落、支付模式回到「手續費為主」的現實,發行人是否會選擇培育與自己更緊密綁定的鏈或協議,以確保長期營收韌性?這將是下一階段發展的關鍵課題。

      Tether執行長Paolo Ardoino強調,最重要的是透明與安全性,確保每一枚USDT穩定幣背後都有足額儲備,並且使用者隨時能取回資金。「這是穩定幣最基本的承諾。」USDT穩定幣不只是支付工具,更是為數億人帶來金融主權的關鍵橋樑,讓人們在本幣貶值與制度不穩的國度裡,仍能掌握選擇權。

      Mastercard數位資產與穩定幣副總裁Ashok Venkateswaran指出,穩定幣的價值不僅是「更快、更便宜」,而是能將付款條件、合規規則與治理流程「直接包進代幣」,讓支付物件本身具備可自我治理與自動執行的能力,解決了傳統跨境支付流動性不足及條件式支付難以落地的兩大痛點。傳統做法仰賴紙本與人工對帳,繁瑣且易錯。透過代幣化的可編程性,交貨驗收、里程碑或合規檢核等條件,都能直接寫入支付過程中,真正實現「24/7運行」的數位金融基礎設施。

      星國攜手產業 建完整規範

      Coinbase新加坡總監Hassan Ahmed指出,新加坡之所以能在全球數位資產生態中快速崛起,最重要的關鍵就是監管政策的前瞻性。早在2019年,新加坡便率先推出「支付服務法」,正式將加密資產納入監管範疇,吸引超過170家業者申請執照。「相較於其他主要國家,新加坡至少領先了五年。」新加坡的角色不僅是「規則制定者」,更與產業同行,建立完整規範,不僅提升合規性,也使新加坡成為全球穩定幣業務的理想落腳處。

      Mahin Gupta指出,就GDP、人均所得以及製造業供應能力來看,台灣不僅在半導體產業位居全球領先地位,在Web3領域同樣具備創新與跳躍式發展的條件,因為有足夠的人才以及逐漸成形的監管環境,這些正是投入穩定幣、RWA與數位資產業務的基礎。

      最重要是回到本質問題,Mahin Gupta說,是否建立正確的商業模式?企業是否能獲得足夠的資金、鼓勵與支持?有好的人才,若有監管單位的支持,台灣甚至有潛力在東亞市場中取得領先地位。

      目前台灣產業界普遍對穩定幣仍存在誤解,將其視為加密貨幣的一部分。若金融機構仍以保守心態看待,等待監管明確或政策推動,則極可能錯失創新業務模式與接軌國際的時機。新加坡以前瞻性的監管制度,讓穩定幣不僅合法合規,更成為吸引國際資本與創新的新動能,這些經驗提供了值得借鏡的方向,惟有朝監管、基礎建設與市場心態同步推進,才能在全球金融科技版圖重塑的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