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日報》,記者林宸誼/專題報導
- 2025/5/11 上午0:00
- 20
工業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來自瑞士的ABB、德國的庫卡以及日本的發那科和安川電機,一直以來被稱為工業機器人的「四大家族」。然而大陸本土工業機器人實力也不容小覷,包括埃斯頓、匯川技術、新松機器人,這三家龍頭企業各懷絕技,正展開一場技術與市場的較量。
如今,大陸工業機器人品牌在技術上已經取得顯著進步,無論是在精度、穩定性還是智慧化水準上,不少產品已經具備與國際品牌競爭的實力,紛紛出海搶奪海外市場,出口額從2017年的人民幣19.8億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幣80.6億元,首次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出口國,在歐美市場接受度顯著提升。
成立於1993年的埃斯頓,總部位於江蘇南京,剛開始從事機床數控系統的銷售,在2010年開始布局工業機器人,核心產品包括多關節、協作型工業機器人,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3C電子等領域。
埃斯頓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並連續七年穩居大陸工業機器人國產品牌出貨量第一,2024年出貨量突破3萬台,形成「全明星陣容」。2022年獲大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關鍵核心部件自研,像是開發出聚焦焊裝線國產替代,精度達0.05毫米,應用於特斯拉、比亞迪等龍頭企業。
成立於2003年的匯川技術,專注於工業自動化領域,是廣東機器人「七劍客」之一。董事長朱興明,曾加入華為。匯川技術先從向量變頻器開始著手,用於電機進行速度調節的設備,在工業領域有著廣泛應用,應用場景之一就是電梯,之後切入自動控制系統等工業機器人產品的研發,提供工業機器人控制器、電機及驅動執行器模組等核心部件,推動製造業智慧化升級,在伺服系統領域打破國外壟斷,成本僅為進口產品的30%。
新松機器人是中國科學院孵化的機器人企業,成立於2000年,產品覆蓋汽車、半導體等行業,是大陸規模最大的機器人產業化基地,專注於工業機器人、物流與倉儲自動化設備的研發和生產。
更多新聞
- 台積董座魏哲家逢低買股
- 崑山科技大學 培育電動車頂尖人才
- 台積董座 魏哲家4月加碼台積電逾1600萬元
- AI晶片夯 世芯、力旺喊衝
- 聯發科4月營收 年增16%
- 5月15日 台積論壇 聚焦高速運算
- 中芯:晶圓代工需求回流
- 台積電4月營收 再登新高
- 環球晶德州新廠5/15落成 美首座量產12吋矽晶圓廠
- 台商赴美投資德州成重點 林佳龍、郭智輝先後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