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2017 IEKTopics|循環應用服務 創造人人參與新商機

 

未來消費生活型態 將以「循環、回收、延續、共享」為核心

全球自然資源、原料與礦產等有限資源,因人類開採正逐漸減少,生產製造技術的進步也加速消費電子產品的普及與便利性,帶動消費人口增加、消費水準提升、消費型態改變、大量快速消費品持續汰舊換新,促使資源與原物料的價格上揚,讓企業營運成本隨之提高。部分企業開始善用有限資源以保護我們環境,並期許創造節約、便利、資源循環不息的消費生活型態。根據Accenture歸納循環經濟的五大商業服務模式:(1)循環資源供應:提供可再生能源、生物基礎或可完全回收式的原物料投入供應鏈中,以取代過去單一生命週期的原物料投入方式;(2)資源回收:從被使用過或處理的產品或副產品中,回收可再被利用的資源或能源;(3)商品生命延伸:經由修復、升級和再銷售,延長商品及零組件的生命週期;(4)共享平台:透過分享商品之使用權或擁有權,來提高商品使用率;5.商品即服務:提供產品使用權但保留所有權的方式,提升循環資源的生產效益。

循環 應用服務 創造人人參與新商機
 

循環經濟提昇生活品質 可提供節約、便利又安全的服務享受

運用商業模式,提供消費大眾的食、衣、住、行、育等創新服務,案例如下:

食:從剩食共享到可食用餐具設計

衣:從舊衣回收到原物料重複利用

住:從居住空間設備到周圍環境維護

行:從行動裝置到交通移動系統

育:從教科書到二手書

 

整合各項創新科技應用 可望衍生更多循環經濟商機

以循環經濟為基礎的服務,須揚棄大量生產製造以追求低成本的思維,避免產生供過於求的浪費,重新思考(Re-Thinking)從需求導向及整個供需鏈資源出發,按需供應提供適當的產品或服務,降低整個供需鏈上不必要的消耗。創造新服務(Re-Service)價值的關鍵點在於提高商品使用權的交易價值,以設計商品或服務的獲利模式如共享、共用、租賃、按需等,促進商品的再使用、再流通、再製造(Re-Manufacturing)、再利用(Re-Cycling)等。新服務因應消費大眾之數位科技生活行為與習慣,透過雲端運算、物聯網、大數據、行動定位、線上支付、機器視覺、智慧機器、人工智慧等新科技(Re-Innovating)整合與應用,能動態並即時地找到產品或服務的供應方、需求方、第三方,以提供適人、適時、適地、適量、適價的商品或服務,加速循環經濟服務與消費生活的實現。建議如下:

  1. 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商品服務設計:消費者對於循環經濟所推崇的回收重製的產品或原料之安全性與可靠度尚有質疑,建議這些商品服務設計以平價、安全性、便利性、實用性為考量,以提高消費者使用或購買意願。
  2. 從節省企業營運成本或開拓新服務商機切入:建立國內各城市的可再利用之資源回收體系,運用雲端大數據,將各種資源如紙類、玻璃、布料、金屬零件等分類並分析,且通過安全標準檢測,提供給有意願運用這些回收資源再製造或推出新服務的業者。
  3. 支持社會企業新創發展循環經濟服務:從農場到餐桌的食物、二手物資租賃與運用、閒置資源之空間、車輛與設備等,都是社會企業可切入,協助解決城市資源過剩與浪費的問題。
  4. 以4P模式跨界整合運作擴大全民參與:運用「4P公私民合夥機制 (Public-Private-People Partnership,4P)」,促成政府、企業、學校、研究機構、NGO團體、在地社群與民眾等參與,成為循環經濟服務解決方案之構想者、設計者、服務提供者、消費者或使用者等。如過剩物資再利用之社區食物共享或二手物資回收平台、城市智慧垃圾管理系統、解決城市車位短缺之停車位共用等,都是台灣可思考發展的服務。
 

循環經濟商機成功關鍵 仰賴科技支援與法制規範

循環經濟服務成功關鍵有二:(1)資源共享平台與回收體系是後盾:要發展循環經濟服務需有平台技術或各種資源回收體系來當後盾,運用各種如物聯網、雲端大數據、人工智慧、GPS追蹤等科技整合,來支援資源供應與回收、監測商品生命週期、商品再流通、觀測商品使用頻率等,這是發展循環經濟服務的關鍵能力;(2)法制環境與評估機制設計為支撐:資源循環共享平台與回收體系的建置是為了讓所有資源的再利用與再流通資訊透明化,並從中設計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其中產品安全性、可靠度需透過法制規範,而相關評估回饋、維修服務等機制設計也是讓服務改善進步的依據。

循環經濟服務如何能永續經營是企業持續探索的議題,如:(1)探討循環經濟營運成本計算方式: 從環境變遷、製造生產到消費變革,將7R注入於設計→研發→製造→消費之整個綠色產品週期,達到從原物料到成品的物盡其用,減少原物料及廢棄物的支出,將以整個供需鏈和環境成本為主,不再以產量規模來追逐市占第一;(2)具環保意識的消費族群市場規模: 光透過環保知識教育,來提升環保意識的方式,還不足以形成一個強有力的市場拉力,須透過創新服務的商業模式所設計出來的誘因,驅動整個社會以循環經濟為導向的消費型態

循環 應用服務 創造人人參與新商機

 

IEKView

循環經濟服務,以需求為導向,提供適人、適時、適地、適量、適價的產品或服務,做到按需供應最佳化,降低整個供需鏈上不必要的資源消耗。而創造循環經濟服務價值,其關鍵點在於商品使用權而非擁有權,因此提高商品使用權的交易價值,來設計商品或服務的獲利模式如共享、共用、租賃、按需等,促進商品的再使用、再流通、再製造、再利用等,達到資源運用的最大化,消費者需求滿足的最適化。台灣發展循環經濟服務,建議以資源共享平台與回收體系為後盾,運用新科技整合創造滿足數位科技社會大眾在食、衣、住、行、育等生活需求,善用「4P公私民合夥機制」達到跨界整合運作,促使政府、企業、學校、研究機構、NGO團體、在地社群與民眾等都能參與,成為循環經濟服務解決方案之構想者、設計者、服務提供者、使用者或消費者等共同創造與環境共生、資源循環不息、節約、便利與安全的未來消費生活型態與服務商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