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永續繁榮發展的循環經濟新世界
台灣,從線性經濟轉向循環經濟的時刻到來了。
過去,台灣按照從原料到商品的開採、製造、使用、廢棄的線性經濟模式發展,帶來富裕,也帶來環境污染,帶來生產效率,也帶來有限資源的無限消耗,以及經濟、社會與環境越來越緊張的關係。
今天,方興未艾的循環經濟正冉冉升起。以新思維(Re-Thinking)、新環境(Re-Environmenting)、新服務(Re-Servicing)、新科技(Re-Innovating)、再利用(Re-Cycling)、再製造(Re-Manufacturing)和可再生(Re-Generating)的循環觸角,往各類經濟活動延伸,要對產業體系從裡到外全面革新。
無法置身事外 台灣必須參與這場經濟變革
這是一場產業變革。因為它涉及觀念的革新和國家經濟的再認識。它既是台灣產經實力再發光的機會,也是台灣面對國內外現實的不得不回應。台灣必須正視這樣的變革,因為全球政經大趨勢正朝這個方向推進。
趨勢一,善盡社會責任,產業龍頭新動向
全球產業龍頭正以融入循環經濟的行動,展現它的企業社會責任。像全球石化業龍頭德國巴斯夫公司(BASF)參與歐盟的新塑膠經濟專案規劃任務,為全球塑膠經濟轉向循環經濟描繪藍圖。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循環經濟100(CE100)」成員的蘋果電腦,直接在自家產品展現循環經濟的價值,預備從2018年起,將以「閉環式供應鏈」,百分之百地使用再生能源與再生材料。
趨勢二,科技快速演化
循環經濟作為資源革命,破壞性創新的科技是重要推手之一。近年來,無論可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減少浪費,降低成本的3D列印技術,或模組化技術讓傳統上大量消耗能的營建業,藉由零組件標準化,達到客製化和彈性擴充等循環變革的可能。影響更廣的是人工智慧(AI)。以化學品而言,傳統實驗耗時耗力又耗材,透過虛擬實驗,節省資源又可以產生更多創新。同樣的,人工智慧帶來的無人駕駛趨勢,將導致人類交通天翻地覆的變化,產生全新的參與方式,進而發展出如共享汽車等建立在分享基礎上的新文化,通過平台的互動又創造出更多更新的想像與行動,釋放出更多提高資源生產力的可能。
趨勢三,經濟動能活化
以「恢復或還原」取代「處理或丟棄」的循環經濟,實踐在於不斷優化設計出可以反覆拆裝並且再利用的產品,形成從內部到外部的層層循環,以及延長在各個循環環節中的時間。這不僅增加廠商與客戶的聯繫,也讓傳統價值鏈的內容更豐富,更多變化,也更有活力。趨勢如此,以外銷為主的台灣產業必須警覺經濟動能的新方向,早做因應。
趨勢四,應對資源耗竭,國際競爭新趨勢
未來20年,數十億開發中國家的人口將走出貧困、成為中產階級,加上城市化的發展,將導致人類對能源、水、蛋白質的大量需求,也將造成全球資源的超級緊張。聯合國國際資源組(UNEP-IRP)報告指出,未來水資源不足及水環境污染將使全球GDP減少6%,耕地有一半出現退化而造成未來25年全球糧食可能減產12%,糧價上升30%;原料開採量持續不變,2050年時的原料需求將再成長2.5倍。如果沒有做好資源替代,減少浪費,提高資源可循環性,並且設法讓經濟活動和產品虛擬化、最佳化,可以預見,資源的國際市場不是花大錢,就是搶破頭。
趨勢五,永續發展政策
國際政經風向也正往循環經濟吹。聯合國在2015年提出可持續發展議程(SDGs),強調以可持續的生產與消費模式,減少經濟活動對環境的壓力。趨勢所及,芬蘭提出全球第一份國家發展循環經濟路徑圖(Leading the Cycle–Finnish Road Map to a Circular Economy 2016-2025),鎖定永續的食物體系、閉環式林業、閉環式科技產業、運輸與運籌體系與聯合行動等五大領域,要讓芬蘭在2025年時,成為全球循環經濟的領導國之一(如下圖)。荷蘭也訂出要在2030年時達到全國資源減量50%的目標。
台灣推展循環經濟的策略思維
台灣發展循環經濟,還有國內從安全到永續成長的迫切需求考量。
考量一,追求經濟成長,也兼顧國家安全
台灣是一個天然資源極度缺乏、仰賴外國進口,容易受外在環境,如國際能源事件及價格影響的國家。2015年的統計顯示,台灣消耗的整體資源中,73.2%來自進口,而自產的26.9%絕大部分是土石資源。從物料性質的依賴程度分析,金屬(近100%)、化石燃料(99.8%)、生物質(71.8%)、及非金屬(30.6%)均來自進口(如下圖)。當國際形勢瞬息萬變,物料自給率不足就可能對國內經濟民生造成負擔,甚至威脅國家的安全。
像台灣作為ICT大國,關鍵材料幾乎完全依賴外購。像半導體、資通訊產品每年需要一千多噸稀土元素,完全仰賴進口(中國大陸、日本)。只要出口國在貿易政策上稍做變動,就可能對台灣ICT產業產生劇烈衝擊。台灣要能持續扮演高科技產品出口國,維持高科技產業穩健發展,就必須有透過循環經濟掌握重要資源的能力。
考量二,經濟發展與資源消耗「脫鉤」
循環經濟的價值在於以合理的指標,檢視資源應用的效率,好讓經濟發展與資源消耗「脫鉤」(Decouple)。像歐盟提出以「資源生產力」(Resource Productivity)取代傳統GDP反映經濟成長,作法是計算GDP與耗費的原物料之間的相對比例。資源生產力越高,表示資源利用越有效益,以及資源、產品、服務和環境、社會的和諧程度。資源生產力的成長速度,也能檢視國家走向更永續的程度。
在資源生產力做為KPI的表現上,台灣的起步和進度相對較遲(如下表)。根據環保署的調查,台灣的資源生產力雖然從2006年起持續成長,可是相較歐盟27國平均資源生產力還是落後甚多(1.7倍)。這個落差顯示台灣在善用物資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如下圖)。
經濟成長與資源消耗脫鉤的結果是,可以創造經濟、社會和環境的「三贏」。根據環保署的模型推估,在用量維持不變下,台灣在2029年的用煤量將達到7800萬噸,是2013年的2.3倍,連帶也將牽動耗水量等10項重點資源的成長。可是,如果將煙煤產生的煤灰回收再利用,替代水泥,屆時水泥的用量將減少63.4%,這意味即使水泥使用量大幅下降,經濟還是正常發展,同時還減少環境的碳足跡。
考量三,產業典範移轉
今天的台灣,環境爭議導致重大投資案停滯不前,反映出過去線性經濟過程忽略環境保護,以致於現在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來彌補,這也意味企業經營典範必須轉移。企業要永續發展,就不能只想如何實現獲利最大化,還需要在經營模式上堅持「三重基線」(Triple Bottom Line)原則,同時兼顧企業盈利、環境責任、社會責任。新的循環經濟時代,企業不再與社會追求的信仰與價值背道而馳,而是企業成為新的產業革命的第一線鬥士,追求利潤同時,也實踐「合作、共享、共生」的新價值。
考量四,重視經濟價值、國際市場需求
台灣產業界更迫切的是經營「長期利益」,取代「短期機會」。一般人常以為「綠色」企業不可能賺大錢。但是改變思維,放眼國際,其實是錯誤的觀念。例如,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調查,2025年以前,只要產業界和政府政策作適度的調整與行動,歐洲將有多達3200億歐元的循環經濟投資機會;另外,地理、人口條件與台灣差不多的荷蘭,從2013年起,舉全國之力把循環經濟變成發展國家的新動力,結果是經濟表現長期維持在全球前十大,人均收入排名全球第六。
考量五,社會企業帶來新能量
台灣要解決線性經濟造成的環境、社會的種種問題,提高年輕人參與的熱情,就需要兼具社會關懷與獲利能力的社會企業在社會與產業之間進行潤滑。新的社會企業,可以是公司,可以是合作社,將更靈活地滿足年輕人發揮創意善用資源和材料。
如同IEK 2016年《解問題:智慧創新 樂活城市》專刊指出,要實現全民共利,現代的重要發展策略必須有「4P公私民合夥機制(Public-Private-People Partnership,4P)」。台灣推動循環經濟,除了政府、企業互相合作外,還需要納入民眾參與。這裡面除了一般個人、還包含學校、研究法人、公益團體等非政府組織,才能讓社會的能量有效發揮。
台灣循環經濟的產業願景與關鍵議題
經濟典範在移轉,台灣要跟進,需要可及的願景,矯正過去線性經濟模式的問題,並要能重振經濟競爭力,重建新台灣。IEK主張,台灣發展循環經濟,應該滿足以下三個願景:
願景一:材料產業實現三零(零廢棄、零排放、零工傷)目標
「三零」目標旨在引導台灣產業改善工作環境,做好資源整合,進而提高競爭力。未來台灣新設的工業區,應該符合循環經濟的標準,生產過程排放的能源、資源、廢棄物和廢水做到妥善收集,再生及循環利用,成為兼顧能資源循環永續利用與循環經濟效益的產業環境,達到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產業永續目標。
願景二:以循環經濟重塑企業新戰力
循環經濟涉及價值重整和跨域競爭,也是台灣企業順勢而為,升級轉型,擺脫低價紅海,並能在國際間以小博大的良機。企業要做到這一點,不僅必須聯合上下游的供應商和客戶一起努力,發展出與環境共生的整體競爭力,還需要平台化的產業環境,先進的物流、金流、弱連結管理、大數據、智能機械、區塊鏈等基礎設施,構成可以讓中小企業也能很快從事循環經濟活動的生態系統。
願景三:讓台灣成為亞洲循環經濟的熱點
從歐盟境內國家到亞洲的日本、新加坡、中國大陸,各國政府都在推動循環經濟的相關政策與措施。台灣以現有資源回收和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的基礎,加上政府的企圖心,大有可能迎頭趕上,成為亞洲循環經濟的「熱點」。這將有助於台灣產業的國際合作,也將開拓台灣與世界在循環經濟上的對話空間。例如,2017年台灣與歐洲議會的交流,就是塑膠轉型、廚餘再利用、廢電子關鍵貴金屬回收、生質物料利用及營建廢棄物管理等五大領域的循環經濟合作的對話。
實踐循環經濟可以帶來一個有別於過往的台灣,但是過程中也充滿挑戰,還有許多有待探索的未知議題(We Don’t Know What We Don’t Know.)。以下是我們認為最直接的五個關鍵議題:
議題一:價值認定(短期成本vs.長期利益)
循環經濟的經濟利益很明顯。因為使用本地通過回收再生獲得的原料通常更便宜,更能增加企業利潤。放眼國際,同樣是商機龐大。像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研究就發現,歐洲推動循環經濟,從現在到2025年以前,至少有價值3200億歐元的10大商機。
可是,現有產品和材料的價格大多未能反映自然和環境的價值與成本,因此無法影響採購與決策。在價格機制中納入社會價值,將會促進企業發展封閉型循環經濟的創造力。
議題二:跨域合作、利益重分配
由於循環經濟將重塑廠商和客戶的關係,以及消費者的期望,進而導致產業邊界模糊化現象,競爭跨度將超越行業,走向生態系與生態系間的競爭。舉例來說,Mercedes-Benz與BMW宣布自己是運輸事業,而非傳統汽車製造商時,意味著它們的經營重心已經由設計新款汽車、提高員工生產力等傳統功能延伸到為顧客解決交通問題。
同樣的,因為每個經濟活動都有資源循環的價值,經由交易平台,甲廠的廢棄物可以是乙廠的原料,將形成利益重分配的新商業模式。
議題三:台灣在全球經濟價值鏈中的角色與地位的轉換
循環經濟體系能夠被有效執行的前提是,正確的觀念和動作深入貫穿產品和零件的所有生命週期。可是台灣產業和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往往處於硬體製造或中、上游產品生產,配合性質偏高。所以,台灣產業與企業,必須努力往上走,坐上產品設計與開發的位置,或產生足以有效影響上、下游往循環經濟方向調整的實力,否則要有效推動企業的循環經濟化,將是件艱鉅的任務。
議題四:傳統經濟活動面對重新定義
目前在有關循環經濟的訊息,從物質流、自然資本、生物基經濟、廢棄物定義、品質標籤認證、勞動市場變化,乃至於資產、所有權、價格、補貼等知識與資訊都明顯不足。循環經濟必須先有知識建構和流通,才能帶出更多產經動能和制度創新。
議題五:國家扛起培養比較優勢的推手責任
循環經濟的運作,需要政府推出嚴謹的治理體系,需要政府帶頭,透過立法、催生新商業模式,以財稅政策支持,打造創新樞紐等政策工具,動員產業、社會,學校、研究等各方面協同行動。
政府必須扮演推手的角色,因為有政府清楚擘劃循環經濟的發展與獲利路徑,才有民間對產業前景的信心,才能順利引導資金進入。同樣的,人才與技術是循環經濟發展的關鍵,也需要政府運籌,才能有效啟動。像荷蘭政府推動循環經濟,就從大學研究和技職教育雙管齊下,透過開設相關課程,推動專題研究著手。
實踐循環經濟價值創造的七大關鍵要素
回到實踐面,IEK整理出新思維、新環境、新服務、新科技、再製造、再利用和可再生等7個R,作為實踐循環經濟價值創造的關鍵要素。它們囊括從理念到行動的各個層面。有關7R的具體內涵與行動案例說明如下:
新思維(Re-Thinking)
說明:循環經濟理想境界:供應者以適人、適時、適地、適物、適量、適質、適價的產品或服務,以最低浪費與最少外部成本,發揮最佳效益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擁有新思維人才則是啟動循環經濟的關鍵。
行動案例:循環經濟新地標Fire Styrelser
丹麥哥本哈根的Fire Styrelser大廈,是由四個政府機構合署辦公的總部,也是應用綠建築設計,使用大量可回收材料外,還以完全壽命(30年的營運和維修)的成本計算(Whole-life Cost)循環建築實驗。它的實驗性在於,以建築品質更佳,也更永續的方式,為世界最大產業之一,也是最耗能的營建業找出資源循環的出路。
新環境(Re-Environmenting)
說明:產業發展採用新途徑,減少碳排放、污染毒害與廢棄物,並降低影響生物多樣性等環境問題,以回復美好山河與自然環境。
行動案例:台積電省水
台積電不僅是全球晶圓代工產業龍頭,也是廢水回收冠軍,靠著對廢水清楚分類與分流,讓每一滴水使用3.5次以上。因為省水有成,公司即使生產規模擴大,單位產品用水量卻持續減少,預計2025年比2015年單位產品用水量減少20%,既為自己省下水費,也對環境更加友善。
新服務(Re-Servicing)
說明:共享服務,租賃服務,按需服務等。消費者以使用權取代擁有權,從一次性購買產品轉變為長期性購買服務。
行動案例:飛利浦照明
飛利浦推出了以租代買的照明服務,並在2011年應用在荷蘭史基浦機場。作法是,根據機場需求,設計了3700個LED燈具和照明設備,透過聯網裝置監控照明設備,維持最佳能源效率。以租代購的模式下,史基浦機場節省電費和碳排放,飛利浦則更努力將產品設計的更堅固耐用,容易拆解維修。
新科技(Re-Innovating)
說明:新科技與循環經濟新思維的共伴效應,人工智慧AI、機器人與智慧製造設備投資建置、虛擬化、物聯網、3D列印定製化零組件與成本、雲端大數據共享、智慧交通。
行動案例:新科技整合交通
在芬蘭,24家本國與外資企業投資成立MaaS Global,今年六月起推出全球第一套整合各種交通載具(公車、火車、共享單車、出租車和計程車)的多元聯運系統。當地民眾或觀光客只需要利用手機應用程式就可以預約、使用,交通變得更輕鬆、方便、靈活也更乾淨。
再製造(Re-Manufacturing)
說明:通過更加智慧的設計和服務,能讓許多產品的材料被循環使用。如3D列印等新技術,可以減少產品中所需要的材料數量,還有助於按需生產維修部件,讓舊產品也能重新使用。
行動案例:緯創產品再製
緯創資通是台灣的ODM(原始設計製造)大廠,也是全球循環經濟「產品再製」的典型案例。它從2012年起成為戴爾電腦「封閉再生循環」(Closed Loop PCR)的重要環節,將全球資通訊電子產品廢棄物回收、拆解、再製造,保持材料的永續效用。作法是,先在美國德州Wistron Green Tech工廠將回收廢品拆解,再將廢塑膠運到緯創中國崑山廠,經過分選純化處理,精鍊成環保塑膠,並再次變成電子產品。
再利用(Re-Cycling)
說明:循環經濟下,材料必須再回收並以最大限度的再利用。
行動案例:台塑經驗
台塑集團在六輕廠推動循環經濟,以廠內、跨廠處、跨公司進行原物料循環、能源循環、水循環和廢棄物循環。十年來水資源減量28.7%、能源減量15%、廢氣減量93.3%,大幅提高原物料、水資源、能源使用效率。
可再生(Re-Generating)
說明:避免破壞自然環境,重複循環使用再生能源、水源與森林農礦等天然資源。
行動案例:台糖再生能源
台糖是台灣最大的養豬企業,也最積極讓豬糞尿從廢棄物,成為有效再生能源和有機資源。它的作法是著手建構最先進的沼氣發電系統,並在過程中改良畜舍管理,提高收集效果,並且朝區域型沼氣中心模式發展。
7R作為台灣實踐循環經濟的七大關鍵要素,可以進一步整理成以下的評量公式,每個R都要計算其變動值的最大化(分子—產出要素)與最小化(分母—投入要素)。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公式讓政府、產業、個人在討論循環經濟時,能夠以共同的語言做有效的交流與具體的評量,探索台灣實踐循環經濟的各種新機會、新模式,產業環節與產業部門之間也能有更廣泛更多元的創新。以7R公式促成不同產業環節和跨部門的彼此理解,揣摩對方的設計、解決問題,創造新領域,加快循環經濟的腳步。
探索台灣六大領域的循環經濟挑戰與契機
循環經濟已經是很多國家的施政重點。台灣雖然並未缺席,但是需要急起直追。同樣的,台灣面對這一波經濟變革浪潮,其實是陌生多於瞭解。就像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許多繪圖師因此投入研製新版的世界地圖的工作,今天的台灣同樣需要更多研究者認真投入,跨越舊的線性經濟藩籬發掘新的循環經濟可能。
接下來,我們努力嘗試打開,而非總結對循環經濟的進一步探索。我們針對循環經濟有重大影響,包含材料、能資源、服務、交通、製造、農業等六大領域,就未來10至15年間,產業將遭遇哪些挑戰,可以如何因應提供事實材料、跨領域溝通,以及遵循循環經濟原理所衍生的機會進行探討。
面對新挑戰與新契機,以7R評量公式為核心,打造以循環經濟為主體的產業生態系統,台灣已勢在必行。
IEKView
挑戰傳統觀念,重新定義國家經濟的循環經濟即將到來,台灣在面對這個兼顧經濟、社會、環境「三贏」的新經濟模式,不僅要瞭解內外在的急切感,更要以「實現三零(零廢棄、零排放、零工傷)目標」、「以循環經濟重塑企業新戰力」,以及「讓台灣成為亞洲循環經濟的熱點」三大願景引領,利用「新思維」、「新環境」、「新服務」、「新技術」、「再製造」、「再利用」和「可再生」這七大關鍵要素所建立的評量公式,探索台灣實踐循環經濟的各種新機會。
《延伸閱讀》
- 黃育徵,《循環經濟》,台北:天下雜誌,2017年1月
-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n,Achieving ‘Growth Within’:A ₤320-Billion Circular Economy Investment Opportunity Available to Europe Up to 2025,2017/01
- Th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et al.,A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Netherlands by 2025:Government-Wide Programme for a Circular Economy,2016/09
- SIREA,Leading the Cycle:Finnish Road Map to a Circular Economy 2016-2025,Sitra Studies 12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