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焦點產業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expert熱門專家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POPULAR熱門專區

        FIEKView:重工業轉型 帶動周邊商機
        • 2021/06/11
        • 4319
        • 98

        有鑑於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加劇,2015年通過巴黎協定,各締約國約定共同努力改善氣候變遷問題,讓全球升溫控制在2℃以內,至今已有194個國家提交,幾乎涵蓋全球所有碳排放國家。近年來愈來愈多國家把減碳目標調整為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尤其是歐盟、英國和中國大陸等,更是主動積極擬定淨零碳排策略。

        歐盟將原訂目標2030年的排放量較1990年減少40%提高到55%;英國原訂2030年排放量較1990年減少57%,提高目標到68%;大陸也宣布將原訂2030年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60%至65%提高到超過65%。顯示全球發展趨勢已從過去的節能減碳到淨零碳排,國家則從減碳義務到積極減碳以提升國家競爭力。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全球工業部門碳排放(將能源碳排一併計入)占總碳排放36%,當中以重工業鋼鐵、水泥、石化產業排放最多,意謂在全球淨零碳排的趨勢下,高碳排的重工業將首當其衝,須面臨碳價的成本、投資者的資金取向和供應鏈間的互相要求等壓力,從而影響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因此重工業低碳轉型勢在必行。

        在減碳之前,須進一步探究造成重工業的碳排放量大的原因。據統計,鋼鐵與石化業的碳排放,目前約有八成來自電力或燃燒等能源排放,減碳作法以能效提升為主,例如導入能源效率管理系統和更換高效率馬達、空壓機及加熱爐;水泥業的碳排放則有六成五源自於製造過程的碳排放,例如生產熟料所需的煅燒反應,因此工研院與台泥合作將碳捕捉技術與水泥製程結合,將水泥旋窯煙道排放的二氧化碳捕捉下來,經反應形成的碳酸鈣,正是生產水泥的原料,如此不僅能解決碳排放問題,更能將廢氣變成有價值的原料,未來可望達到工廠零排放。

        歐盟為低碳發展的領頭羊,在2018年的碳排放已較基準年1990年減少23%。據成員國共同預測,歐盟若不採取額外的減碳政策、措施與投資,到2030年能比基準年減少30%,但無法達到2030年減少55%的目標,因此歐盟乃至全球將持續開發減碳新興技術,以達到淨零碳排的最終目標。

        歐盟短期的主要減碳貢獻為能源效率提升、能源電氣化和提高再生能源比例,透過減少使用石化燃料來降低碳排放;中長期減碳策略著重採用低碳替代原料與燃料,如生物質和回收再生料、氫能及碳捕捉再利用與碳封存CCUS技術。歐盟與世界經濟論壇WEF皆提出,未來能夠大幅減碳的重要技術為氫能和CCUS,儘管目前兩項技術的減碳成本太高,以至於尚未普及,國際上領導國家與廠商還是持續投入相關技術的研發。

        台灣遵循國際趨勢,於巴黎協定通過的同年提出「國家自定貢獻」,並公布《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設定長期減量目標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2005年的50%以下。

        隨著美國重新加入巴黎協定,國際上正形成一股新趨勢。蔡英文總統也在世界地球日當天於社群貼文,表態支持2050淨零未來,認為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在政院統籌下,政府已對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做評估,除穩定推動中的能源轉型外,包括農業、運輸與住宅部門也必須提出系統性的減碳策略。

        台灣在公私部門努力下,主要透過製程改善、設備汰舊換新、改用低碳燃料等較具成本效益的減碳措施,成功達成第一階段(2015-2020)的減碳目標。但若僅依賴現有技術與措施,到2030年將產生超過1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減碳缺口。專家建議在未來五到十年內,需要導入更多、更有經濟效益的新興減碳技術,才能達成台灣長期的減碳目標,並搭上全球趨勢掌握綠色商機。

         

        本文同步刊載於2021年5月23日【經濟日報】
        著作權所有,內容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