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POPULAR熱門專區

      醫師籲降低到宅看診門檻
      • 聯合晚報,記者羅真/台北報導
      • 2017/3/18 上午2:57
      • 154

      國內約有70萬失能人口,不少人因病而就醫困難,有待醫師走入社區提供醫療與照護指導。衛福部健保署去年起推動居家醫療,登記可收案醫療院所逐漸增加,但其中僅三分之一有收案。在第一線服務的醫師認為,醫師走出診間進行在宅醫療須跨專業且花時間進行相關行政作業,建議降低醫師入門門檻,才能增加服務量能。

      對此,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行政作業方面,本月已修訂計畫,收案表格從6頁簡化為2頁,報備與健保卡登錄作業也已簡化;目前已開始討論讓居家醫療運作順利的醫院如北市聯醫,作為社區基層醫師的培訓基地,盼增加基層醫師信心與意願。

      健保署自105年2月起,辦理「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鼓勵醫療院所組成居家整合照護團隊,就近至行動不便患者家中提供醫療照護。去年3月至12月,登記參與的醫療院所從57間增至803間,去年底已服務7675名病患。但在803間登記在案的醫療院所中,實際有收案的醫療院所僅253間,僅占總數約三分之一。

      長期深耕北投社區的開業診所醫師洪德仁觀察到,大部分的基層醫師都比較熟悉自己的專科業務,熟悉的執業地點也是自己的診所;一旦要外出服務,擔心沒時間、無專業設備可在病患家裡使用、若遇到須轉診的重症恐無良好的後送連結等,也擔心一出門就是單打獨鬥。洪德仁指出,過去健保署要求醫師進行多方報備,收案表格填寫費時,至病患家中看診還要自備筆電跟健保署連線等,高門檻嚇壞不少有意願的醫師。

      洪德仁所屬團隊也面臨類似問題,參與醫師數雖自9名增至13名,實際提供服務的醫師僅從1名增至4名。洪德仁的因應之道是,強化團體間支持,來降低醫師的入門門檻。新進醫師若願意嘗試到宅醫療,在第一次服務時會有其他有經驗的醫師共同前往,透過實習更具信心。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