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POPULAR熱門專區

      發展資產管理 引導資金參與基建
      • 《經濟日報》,社論
      • 2024/4/18 上午0:00
      • 135

      中央銀行日前在立法院針對民間資金充沛的情況,提出導引保險資金投入國內建設等多項解方,實可謂一針見血,建言直指金管會未能解決的核心問題。近年來,近七成的保險資金投資於國外,比重是全球最高,連帶衍生出龐大的匯率避險成本,對照之下,保險資金投資於台灣公共建設的比率卻不足0.5%,若單看促參案,保險業去年更只投資兩件(金額僅112.7億元),這明顯是巨大的失衡。這情況也與賴清德總統2020年在台灣保險論壇的呼籲背道而馳,當時他期望金管會能夠搭建橋梁引導龐大的保險資金參與國內公共建設,不要有鴻溝。

      金管會保險局在監理上已經允許壽險業「直接投資」公共建設享有1.28%的低資本適足率(RBC)風險係數,但為何投資的比例仍然一直這麼低?其中的一個重要關鍵是,公共建設涵蓋的範圍甚廣(包括長日照、智慧電網、下水道、變電所、汙水處理、廢棄物處理等環保設施),各有不同的特性,相對於傳統股債投資,所需要的人才和專業能力並不相同,因此壽險公司較難有充足量能評估公建專案,通常需要很長的學習時間,因此目前多數的直接投資落在本身已相當熟悉的太陽能或地上權的開發,其他的公共建設項目則較少涉獵。

      金管會保險局認為,壽險投資國內基礎建設比率低,關鍵是在本土案源無法達到保險業所需要的穩定投報率。其實不盡然如此,舉例像是台灣人壽與全球人壽投資彰芳暨西島離岸風場,按照現場市價初估年化報酬率至少在8%以上。再者,外資也有許多投資台灣的基礎建設,像是加拿大魁北客退休基金(CDPQ)與德國最大退休基金(BVK),在智慧倉儲、冷鏈、與風能等項目上積極投資台灣至少350億;美國私募基金(I Squared Capital)也長期投資台灣綠能、長照產業、數據中心等產業,累積規模超過300億元。如果說缺乏案源,又為什麼國外的機構投資人都能開發出這麼多的投資專案呢?關鍵還是在於金融政策如何創造鼓勵民間資金投資台灣基礎建設的環境。

      金管會最好的一個解方即是加速發展資產管理業,透過資產管理專業來協助保險業者進行投資。世界銀行2021年報告也提到國際上的壽險、退休金、主權基金三大機構投資人超過九成皆傾向透過資產管理間接投資基礎建設。透過資產管理業者「間接投資」實體產業的好處,除了在於資產管理業者較擅長案源開發、專案評估、或營運維護之外,也可以享受基金內有不同標的的風險分散優點。金管會證期局雖然起步較晚在2017年才開放投信設置私募股權基金,但是過了七年目前僅有四家設立基建型私募基金,包括:第一金(倉儲物流、日照、資料中心)、國泰(綠能、水處理)、聯邦(太陽光電)、與合庫(長日照),即便加上國內幾家亦參與公建的創投,不管是從家數、或規模來看,整個本土資產管理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金管會應當創新突破既有思維,政策鼓勵本土業者多與在台深耕的國際資管業者合作,縮短學習曲線,加速發展資產管理業。

      403大地震徹底展現台灣近年持續投資電力韌性的初步成果,但仍有太多與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相關基礎建設需推動。台灣去年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全球競爭力評比,在「基本基礎建設」這個項目中,僅排在後段的第37名,這數據亦忠實反映出基建仍迫切需要提升的事實。綜合以上,我們衷心期盼金管會能展現新風貌,積極發展本土資產管理產業,引導壽險資金、退休金、郵儲、國發基金等本土資金加速投入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翻新。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