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POPULAR熱門專區

      再生醫劑拚上路 醫界憂三大疑慮
      • 聯合晚報,記者羅真/台北報導
      • 2019/1/12 上午3:16
      • 120

      再生醫療製劑是國際新興治療產品,衛福部食藥署力拚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今年底上路。不過各界仍憂心,認為食藥署至少還有幾件事情應進一步向民眾釐清。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副秘書長林工凱表示,再生醫療製劑不同於一般藥品,舉例來說,細胞製品打入體內可存活10年、20年,因此副作用與風險未必立即顯現,要考量是否需要訂定新的法律架構作管理。

      林工凱表示,再者它索價高昂,療程一次達百萬元、千萬元的都有,但業者指平均療效不過三成。因此再生醫療製劑的管理應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架構,目前草案只由《藥事法》空泛法律授權來作管理,並不合適。

      他說,食藥署在草案中規範,針對醫療迫切者的治療產品不用走完三期臨床試驗就可上市,而業者在申請這項許可時,必須提供救濟方法。但食藥署並未在法規上寫明如何具體規範,例如副作用多嚴重才可以獲得救濟?救濟程序如何運作?補償合理性誰來把關?把關單位的會議有誰出席?

      關於民眾的知情權。林工凱說,再生醫療製劑不比一般藥品,臨床上醫師要使用時,或在市場端廣告銷售時,法規應規範業者、醫師須向民眾說清楚這項治療的成功率與失敗率、副作用以及可增加多少存活期等資訊。

      食藥署藥品組簡技陳可欣表示,生物製劑是藥品的一種,其流通供應的大原則與其他藥品相似,因此以藥事法為主要架構,細節則另訂草案規範。在藥害救濟部分,由於再生醫療製劑是新興產品、各國使用經驗都不多,因此草案只要求業者提出救濟方法、很難進一步明定要如何救濟。但未來累積越來越多治療經驗後,相關規範可再精進。

      陳可欣說,針對民眾知情權,草案已有規範醫師須將風險充分告知病人,藥品上也有仿單可供醫病參考;至於廣告規範,由於再生醫療製劑是處方藥,依法不能對一般民眾廣告。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