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POPULAR熱門專區

      台灣企業數位轉型 刻不容緩
      • 工商時報,文/黃台中
      • 2019/4/19 上午5:30
      • 203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IDC的觀察,台灣企業數位轉型的腳步,遠不及亞太其他先進國家,屬於「中後段班」,迎棧科技副總王惠民表示,企業數位轉型最困難的地方在於「企業文化的改變」,企業執行長需體認到「再不轉型將來不及,恐在3-5年內被市場淘汰」。

      從1990年代的網路化、2000年的行動化,至今資訊科技仍主導和引領產業的變化。

      在過去20年當中,有不少企業因為掌握新科技趨勢而順勢崛起,像是亞馬遜、Google及Facebook等;但自從2000年以來,美國Fortune 500的企業中,有一半以上被併購或是申請破產而消失,其中大部份肇因在於無法因應外在環境變化所導致。

      王惠民表示,現今台灣企業需要認知到,在資訊科技進步和變化的情況下,需要迎頭趕上,目前大家很熱議的AI(人工智慧),只是所謂的數位轉型的一部份,但其實企業主需要從更大的面向來思考數位轉型一事,包括平台、工具、流程的改造及文化的改變。

      王惠民指出,數位轉型的主要工作可分為「強化數位基礎」及「創新營運模式」兩部份。

      在強化數位基礎部份,需配合公司發展策略,從雲端運算、巨量資料、社群連結及行動應用等數位技術平台進行資源整合。

      至於創新營運模式,則是需要從創造新營收、新客戶價值與關係,再配合新的供應鏈、新通路、新設備,並全盤進行營運模式的創新思考。

      根據IDC的定義,企業在數位轉型分成四個階段,以2019年來看,台灣企業僅有少數企業進入第三階段(數位轉型執行者),大部份仍在第二階段(數位轉型探勘者),在整體數位轉型的腳步,僅領先東南亞國家,落後於紐西蘭、澳洲和新加坡,甚至於中國及南韓都超越台灣。

      IDC指出「台灣的企業處於中後段班,發展速度真的慢了一點」。

      王惠民指出,台灣的企業主需認知到,數位轉型現在不做將會來不及,而且企業需要全部門的人一起動起來投入改造,同時從企業IT的基礎架構及方法論來著手。

      從Gartner去年的調查顯示,微服務及容器將是未來10大具有影響力的趨勢;IDC也提出2019年台灣ICT市場的趨勢預測,包括新一代對話式平台、個人智慧、機器學習、微服務架構及敏捷創新驅動服務網路需求崛起、雲端原生資訊技術等等都是可以關注的方向。

      王惠民表示,從國際的趨勢來看,推動微服務或敏捷開發等,都需要由上而下(Top-Down)的力量,「如果企業不下定決心大規模重新開發,根本不可能實現」。

      傳統龐大單套式IT架構,就像是一顆擋在企業數位轉型之路上的巨石,拖慢企業轉變之路。

      「隨著容器技術的成熟,簡易敏捷的微服務架構,讓傳統企業有了新的選擇。

      目前台灣的三大產業,包括流通業、製造業、金融業,都面臨數位轉型的挑戰。

      以流通產業來說,目前觀察到有不少企業因為各個部門獨立運作,以至於在行銷活動方面,出現實體及網路的落差,比方說,有一個知名的百貨開幕,其行銷效益只僅於某些媒體和平台,而APP(應用程式)則是跟不上。

      至於製造業,王惠民觀察表示,多數企業只著眼於眼前,例如如何減少成本,而忘了去推動價值的創造或是調整即時的反應。

      如果製造業者可以將IT投資放在需求端的發掘,跨部門的串連,以及供應鏈的優化,將可以節省下大筆的庫存管理風險。

      而金融產業雖然受限於法令不太能像國際企業施展開來,金融業至少可以積極應用IT技術來做到掌握個人消費。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