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POPULAR熱門專區

      經濟該怎麼預測?
      • 工商時報,于國欽
      • 2019/8/18 上午5:30
      • 91

      198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莫里斯.阿萊曾表示:「如果為了理解經濟學,人們必須在經濟史與數學、統計學之間作出選擇的話,那麼毫無疑問的他們該選擇經濟史。

      ■ifo的世界經濟調查只問專家對自己國家整體經濟是看好、看壞或持平,然後以看好人數減去看壞人數後,除以總回答人數再乘以100,此即各國經濟氣候指標,經各國購買力平價之GDP加權平均後,便得出全球經濟氣候指標。

      諾貝爾經濟學獎首屆頒給為經濟預測奠基的佛瑞希、丁伯根兩位,1980年、1989年又陸續頒給克萊恩、哈維莫兩位計量學者,隨著計量經濟理論漸趨成熟,經濟預測成為可能的事。

      至於準不準,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哈維莫雖然為經濟預測做出關鍵性的貢獻,但他認為經濟模型中的誤差項(error terms)含有許多待研究的訊息,不應單純地將其視為統計誤差。

      然而,也正由於政治風險、天候風險、戰爭風險難以納入模型,遂使得模型所做的預測難以掌握景氣轉折點,每每誤判情勢。

      過去幾次重要的風暴,幾乎所有預測機構都沒料到,例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1年網路泡沫、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及2012年的歐債危機,在風暴來臨前,多數預測機都持樂觀看法,迨情勢急轉直下,才開始修正預測。

      這正是計量模型的困境,雖然景氣循環的規律仍在,人類自利心未曾改變,然而昔日的經驗值能否做為未來發展的判斷,便很難說了,因為大環境在變,而不能量化的風險也一直在增加,以模型掌握的有限訊息自然很難估出世局的變化。

      事實上,研判景氣變化除了循數學一途,彙總專家的看法也極有參考價值,雖然沒有運用高深的數學,然而模型測不出來的風險反而可以從專家的看法中反映出來,沒有數學的限制卻更能準確的預測未來。

      我們以德國ifo經濟研究院自2000年以來所進行的世界經濟調查為例,這份調查訪問上百個國家裡逾千位經濟專家,請他們評價本國的經濟,再依各國GDP加權平均而獲「全球經濟氣候指標」,此一預測往往奇準無比。

      我們以2001年網路泡沫為例,前一年第四季ifo專家們對未來的展望由正轉負,預告景氣即將降溫,次年「全球經濟氣候指標」連續四季呈現負值,全球景氣跌入谷底,台灣更出現近半世紀首次衰退。

      再如,2008年底華爾街投機所掀起的全球金融海嘯,前一年第四季ifo對未來的展望已由正轉負,隨後「全球經濟氣候指標」連續八季負值,最嚴重高達-52.7點,果然2009年全球經濟成長轉負,貿易量劇降一成,ifo準確預測到這一波循環的轉折點

      又如,金融海嘯甫平,歐債危機又起,2011年第四季ifo「全球經濟氣候指標」-14.7點已出現徵兆,隨後又出現三季負值,這一年全球經濟成長、貿易量的成長率果然急劇下滑。

      近期全球景氣深受美國總統川普干擾,ifo去年第四季「全球經濟氣候指標」再度由正轉負,此後季季為負,至今年第三季已降至-10.1點,受訪逾千位經濟學家認為世界貿易擴張將明顯減弱,民間消費及企業投資將更為弱化。

      面對今年風險如此之大,各方警示不斷,主計總處上周五依舊樂觀得上修台灣經濟成長率至2.46%,到底模型準確或者是ifo的展望正確,年底便可見分曉。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