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2018 IEKTopics|2030 前瞻科技 打造台灣產業競爭力

工研院於2018年8月成立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簡稱產科國際所),主要是透過整合原來院內自2000年成立的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與自2006年成立的國際中心,賦予四項重要任務:一、掃描前瞻科技與新興應用市場(Technology Scouting);二、連結全球創新生態網絡(Ecosystem Networking);三、結盟科研策略夥伴共創未來(Strategic Partnering);四、提升台灣產學研整體創新科技研發能量(Capability Boosting)。期待透過新組織新動能即時掌握全球前瞻科技趨勢,與國際先進研究機構連結協助台灣科技研發,成為翻轉台灣產業與科技創新價值的國際推手。

原來IEK的組織名稱將轉為以IEK Consulting的產品與服務名稱,而每年的主題專刊「IEKTopics」,從2013年開始每年針對在未來五年內值得台灣關注的產業與科技議題提出研究成果及發展建議,過去的主題包括:2013《逆轉勝:台灣先進製造的新動力》、2014《贏未來:形塑生活 引領創新》、2015 《搶先機:物串心聯 網力全開》、2016《解問題:智慧創新 樂活城市》、2017《建永續:循環共生 創新經濟》。今年2018年的專刊題目則是《探新機: 科技亞洲 產業創新》,主要是今年透過與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合作,分析亞洲重要國家對2030年全球前瞻科技的應用成熟度與重視度之觀點,藉此了解亞洲與歐美先進國家在中長期技術前瞻與市場需求之差異,包含2030年的亞洲未來情境樣貌、各國重點技術發展、政府因應策略等,並提出未來十年亞洲最看重的Top 10科技發展項目,作為各界擬定未來技術發展及市場推廣的參考依據。

以往以歐美先進國家為主的未來前瞻科技觀點, 通常是各國投資科技研發的重要參考資料。但是透過此次的2030亞洲前瞻科技調查,可以明顯看出亞洲比較重視生活應用型技術,而歐美則比較注重創新型前瞻科技,這也顯示出亞洲各國並沒有盲目跟隨先進國家的科技研發腳步,而是會在認清自己的科技研發實力之後,做出投資在自主技術開發或是產業應用推動的決定。但是,另一方面也顯示亞洲各國在具創新及顛覆性的前瞻科技上,仍然未有超越歐美國家的實力。

此次亞洲前瞻科技調查可以提供台灣在科技研發佈局策略上的多項借鏡之處,例如:如何針對國內需求與產業需求而選擇投入發展之關鍵技術? 如何因應科技發展與應用所需提出靈活且彈性的政策? 如何幫助社會積極接納和應用新科技來提升生活品質? 如何協助政府投入側重生活應用技術,而非追逐全球前瞻科技風潮?

從這次的2030前瞻科技調查結果顯示,十個亞洲國家選出的Top 10技術與全球歐美先進國家的選擇有很大的區別。主要原因是亞洲在前瞻科技的自主性掌握度和產業影響性會與歐美國家不同,因此會影響投資優先度和整備度的評比。但是唯二的共通技術項目則是人工智慧/機械學習、及服務機器人。代表這兩項技術項目的確在亞洲也將有廣泛的研發投入與產業發展。

最後,有人說:“Technology tomorrow will never be as slow as today.”, 意味著新興科技日新月異,明日科技絕對會遠遠超過今日科技的速度及其他指標。而單一亞洲企業甚至是單一亞洲國家應該越來越難掌握新科技研發及發揮產業效益,更不用說要與歐美先進科技競爭。因此,更期待亞洲各國能夠共組創新科技生態圈,藉由跨國合作發揮群策群力, 進而乘風破浪探索先機,全力航向全球產業的新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