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6/03
- 3486
- 0
過去談到AI在工作的應用,多半讓人聯想到大型企業導入自動化設備或高階演算法。例如,李長榮集團總裁李謀偉曾說,公司早在7、8年前就導入AI,該公司運用大數據預測原料價格與市場趨勢,作為採購與庫存依據。目前預測準確率已達86%,每年貢獻2%採購利潤,比國際顧問公司還精準。
還有針對醫療應用,臺中榮民總醫院在救護車上加裝攝影鏡頭與心電圖監控設備,結合定位資訊,即時回傳病患狀況,讓急診室提前準備;並在救護車行駛路徑上沿途布建5G設備,開出一條屬於臺灣的「智慧5G救護車廊道」。
以上都是在工研院舉辦的「AI賦能.半導體領航:2024南臺灣產業創新策略論壇」中,受邀的各界產業領袖針對AI在產業的提升與影響所分享的真實案例。
AI不再只是公司資源,而是你個人的專屬助手
事實上,不是只有企業是AI的專用戶,AI已逐步內建於你我日常使用的工具與應用中,成為每個人都可使用的數位幫手。「幫我畫一隻穿西裝的貓在開會。」像是這樣的指令,過去要透過設計師親手繪製,如今只需要透過文字轉圖像(Text-to-Image)技術,一分鐘內就能生成數張圖像草稿,供你選擇。相反地,圖像轉文字(Image-to-Text)也正快速成熟中。拍下一張會議白板,AI能自動識別內容,整理出完整筆記,寄給所有與會者,跨媒介的工作合作變得簡單流暢。
在會議中,AI也是不可或缺的助手。像是Zoom的AI Companion可以即時紀錄重點、產出會議行動事項;微軟(Microsoft)的Copilot則可快速總結對話、標註關鍵資訊,幫忙彙總引用PDF、Word等各種類型文件。這讓許多每天參與多場會議的知識工作者,能更專注於討論與決策,而非重複整理紀錄。這些功能不但提高效率,也讓會議溝通回到真正的核心─「做決策」。
AI翻譯:不再只是看得懂,而是翻得好
跨國溝通成為職場常態,AI翻譯也因此大幅進化。像DeepL、OpenAI整合的大型語言模型,不只翻譯準確率更高,更能理解語境、口吻與專業術語。不同於傳統字對字的逐字翻譯,現在的AI翻譯能保留文化語感,提供「像人類寫出來」的結果,對法律、醫療等專門領域尤為重要。
從「做事的人」轉型為「設計流程的人」
AI改變的,不只是工作的內容,而是人們「做事的方法」。現在,生成式AI(Generative AI)可以協助撰寫報告、製作簡報、擬定行銷文案、合約草案,甚至根據過往風格自動生成社群貼文。一切工作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AI的初稿」中進行優化、選擇與判斷。你的角色更像一位專案經理、一名導演等主事者,掌握最終決策與風格方向,而非每一個細節的執行者。
有時候,最煩人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要記得「誰該做什麼」、「什麼時候要交」、「為什麼沒進度」等瑣事。這時候,AI工作流程自動化工具就能派上用場。AI工具不只做單次任務,更能幫你建立可重複使用的流程。例如,在Notion設定AI每週自動生成的會議紀錄模板,或是自動建立固定日子重複循環的任務;透過自動化工具Zapier串接Google表單、ChatGPT、自動寄出客製化回覆等等。OpenAI也釋出API,讓企業或個人開發自動化應用。例如,整合ChatGPT為24小時待命的客服機器人,從回覆詢問、紀錄對話到產出報表,一氣呵成,大幅簡化人力成本與作業時間。
讓AI來搞定繁瑣耗時庶務
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說過,企業導入AI的重點,不在於解決艱深的技術問題,而是用來處理日常繁瑣的庶務工作。群聯已累積超過200件場域驗證,包含用AI快速整理簡報、摘要演講內容;甚至與醫院合作,將醫師看診內容自動整理成病歷,節省醫師時間,提升病患溝通品質。
根據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2023年《生成式AI的經濟潛力:下一個生產力前線》(The Economic Potential of Generative AI)研究報告,全球已有超過50%的知識工作者實際使用AI工具來協助日常任務,並表示AI能有效節省約20%至30%的工作時間,特別是在重複性文書與資訊搜尋等工作流程中。(資料來源:McKinsey & Company,https://reurl.cc/bWq1Zd)
另外,微軟也在2024年《Work Trend Index》的全球調查發現,有高達75%的知識工作者表示,他們希望AI幫助他們減少繁瑣與重複性的日常任務,進而釋放更多創造力與思考空間。這不只是未來的期待,而是現在進行式,正由AI加速實現中。(資料來源:https://reurl.cc/lzl8E6)
從AI工具使用者,進化為AI思維的工作者
回顧過往科技發展史,每一次創新都改變了工作方式與產業型態,從個人電腦到網際網路、從智慧型手機到雲端協作。而這一次,AI的革新不需要你會寫程式,只要你會善用工具,懂得提問,就能輕鬆駕馭AI工具。
與其擔心被AI取代,不如反問自己:「我是否準備好與AI並肩工作?」當你能熟練使用AI、重塑流程、優化決策時,你已經不是單純的使用者,而是一位擅用AI的智慧工作者。讓AI幫你把重複的、機械的工作自動化,把時間留給最需要你專業與創意的地方。這,才是AI在工作應用中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