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IEKTopics 2020 紀念合輯|共築科技服務新生態 啟動臺灣產業數位轉型

全球數位科技趨勢加速,各種創新動能與顛覆性的商業典範源源不斷,對於臺灣科技領導企業如何因應已是頗具挑戰,更何況是占國內生產毛額(GDP)及就業人數逾六成的服務業,以及占全體製造業96%的中小型製造業,長期處於創新動能不足,較難吸引科技人才,將面臨未來轉型升級與價值無法提升的窘境。

而在臺灣大環境之中,產業長期低薪、人才外流、高齡少子化等問題,也需要政府加速幫助服務業與中小製造業。

經過研究,本文倡議臺灣必須扶植以新興科技為基礎的科技服務業,透過專業的服務諮詢、規劃與科技應用導入,使產業真正數位轉型,享有科技所帶來的價值,建立「科技服務新生態」,使臺灣產業航向藍海,翱翔國際。

隨科技發展而興起的新型態商業模式不斷冒出,成長發展速度令人讚嘆—Amazon、Facebook、Google這些新興科技公司不過十年、二十年歷史,但目前市值卻已羅列全球前五名。

新創公司,如:Uber、Airbnb等,不到十年的運作已布局全球,分別顛覆傳統運輸與旅遊住宿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的運輸業者與飯店業者。

這些業者並不把自己和傳統產業視作相同定位,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產業定位名稱—新科技服務業。

新科技服務業五大分類

圖1:新科技服務業五大分類

所謂新科技服務業,依據產業應用服務的實際需求,可分為五大類,值得政府加碼扶植,分別是:軟體開發服務(Software Development Service)、系統整合服務(System Integration Service)、科技平台服務(Technology Platform Service)、研發測試服務(R&D and Testing Service)、科技顧問服務(Technology Consulting Service)。

其中,軟體開發與系統整合服務是臺灣近年來強調以軟硬融合、系統整合來補強過去硬體的單向優勢;而其他三項服務,整體而言,臺灣仍未跟上國際趨勢的腳步。

另外,回顧臺灣的創新科技產業化標竿─―台積電,曾經以創新商業模式及國內外產、學、研鏈結,建立起國際級的晶圓代工產業,幫助全球IC設計業者發展無晶圓廠(Fabless)之輕資產且高附加價值的應用服務產業。

不僅如此,台積電也串起在臺灣以資通訊為主的矽島產業群聚,不但在2018年創造了2.6兆元的半導體產值及共22.5萬人的就業,更透過供應鏈與所得消費效益,額外創造出1.2倍的產值及2.6倍的就業機會。

因此,我們也希望,政府能為臺灣的服務業及中小型製造業,持續打造數個基礎科技研發平台,因為這些與產業相關的先進基礎技術,需要持續投入大規模研發,並與國際合作或夥伴接軌,不是一般中小型企業可以獨立開發的,需要藉由政府及研發法人的持續投入,才能幫助新創公司及有創意的年輕人投入,進一步建立臺灣的科技服務新生態,翻轉產業與經濟。

 

產業痛點
趨勢掌握與創新研發能量不足

2018年,我國服務業生產毛額達到11.29兆元,占GDP比重高達63.2%,就業人數則占全國總就業量59.4%,占產值與就業人口最大宗,但平均薪資卻與工業平均薪資差額近一萬元之譜,顯示服務業吸引高科技人才與研發投入的動能較為不足。

其中,中小型民生服務業家數約95萬家,占整體中小企業比重高達68.6%,其經營民眾的食、衣、住、生活相關事業,以批發及零售業居多;其次為住宿及餐飲業,提供超過352萬就業人數(占40.2%),且年新設家數6.9萬家超過七成屬此產業,更顯對就業與創業的重要。

目前服務業者面臨的困境,很大一部分來自對市場消費習性的掌握出了問題,以及缺乏推動創新服務以提升商機及帶動成長,而其中涉及的主要課題,包含數位加值,朝向跨領域、跨網實等模式發展,例如,針對後台作業,如:倉儲自動化;前台作業,如:行動支付提升結帳效率;其次,強化試驗場域,做為新產品與新服務的試煉場域,驗證創新產品、技術應用與消費者接受度,如:透過新興科技於現場展銷應用等。

從整體服務業面臨的主要挑戰與契機來看,新科技服務業的導入可驅動服務業以大帶小,提供解決前述關鍵課題的契機。

我國中小型製造業家數達14.3萬家,占全體製造業的96%,在整體企業的比率為10%;就業人數達219萬人,占全體製造業人數(300萬人)73%、全體企業比重21%;在銷售額上,中小型製造業銷售額為4兆元,占我國總體製造業銷售額近30%(14兆元),在我國總體經濟居重要角色。此外,經營年數超過二十年者,占整體中小企業的23.5%,多數經營者的年齡超過65歲。

除了服務業,中小型製造業也面臨難題。

過去三十年來,中小型製造業扮演支撐經濟命脈的重要角色,有四十幾個產業名列世界前茅,八十幾家公司產品世界第一、產業群聚世界第三。

面對愈益激烈的全球化競爭、中國大陸及其他新興國家的挑戰、新興科技的發展與應用等,臺灣中小型製造業的發展壓力日益沉重。尤其,中小型製造業者受限於規模與資源,在投入面與產出面都與大型業者差異甚大,更是中小型製造業參與全球產業供應鏈競爭的不利因素。

此外,對中小型製造業來說,所隱含的瓶頸與發展的主要課題,例如:

首先,中小型製造業研發投入較為不足,亟需提升研發能量,強化技術資訊與實驗設施,以掌握技術缺口。

其次,需要強化運用O2O線上對線下通路,串聯電子商務大型平台,並建立實體發貨通路,加速拓展國際市場。

最後,傳承接班人才斷層,需要加強資源,協助中小企業進行培訓,提高其創新及生產力,加強與教育機構、訓練機構、二代組織合作,培育中小企業所需的新商業趨勢之二代接班人才。

中小型製造業是我國產業的根基,透過新科技服務業可協助其升級轉型,提升其技術力、設計力、生產力、數位能力,才能在經營面、生產技術面與市場拓展面,與國際廠商有更多競爭機會,並以臺灣製造業堅強基礎之角色,共同翻轉臺灣產業體質,帶來經濟的穩定成長。

 

因應架構
新科技服務業協助數位轉型

以目前的產業現象來看,大型企業或新創業者對科技的運籌帷幄駕輕就熟,然而,對服務業、中小型製造業者來說,要駕馭科技來協助服務或生產運作實有難度。因此,協助、引領產業數位轉型的新科技服務業者,將扮演重要角色。

由軟體開發服務、系統整合服務、科技平台服務、研發測試服務與科技顧問服務所構成的新科技服務業,以及結合學術、研究單位之基礎科技研發平台,所建構的科技服務新生態,將扮演協助臺灣服務業與中小製造業數位轉型的關鍵角色,產業數位轉型也將讓人力等各項社會資源,達到最有效率的應用。

在臺灣面臨數位轉型的當下,產業必須加速科技布局。

為了讓科技確實協助產業數位轉型,引入新科技服務是企業不可或缺的資訊科技支出。因此,我們提倡推動臺灣新科技服務業,企業的數位轉型需要透過專業的服務諮詢、規劃與科技應用導入,數位轉型才能真正落實科技所帶來的價值。新科技服務業者扮演產業數位轉型的核心,結合物聯網數位科技架構,跨域整合第三方平台,落實於產業與民生生活場域中。

科技服務新生態

圖2:科技服務新生態

新科技服務業依據產業應用端的實際需求,其服務型態可分為五大類。

類別1:軟體開發服務

除了提供客戶依據其應用環境需求的客製化軟體開發服務,從系統分析到開發應用所需之軟體,涵蓋終端應用,如:APP、WEB介面軟體或後台管理系統,同時協助軟體系統之維護升級等項目。

新的軟體開發服務,包含人工智慧演算法的程式開發,依據客戶所提供資料建構機器學習的系統環境。目前業者,如:客戶關係管理(CRM)業者叡揚資訊、電信網路優化軟體業者現觀科技、區塊鏈軟體開發業者數金科技等。

類別2:系統整合服務

傳統系統整合服務,著重軟體、硬體、網路等之整合方案;新一代的系統整合服務運用新興科技並整合雲端技術資源,協助客戶進行單項或多項新科技系統整合開發,針對企業數位化運作建構符合其商業營運需求的系統環境。本地大型系統整合業者,如:精誠資訊、神通資科、大同世界科技等。

類別3:科技平台服務

透過網路平台提供各類共通性或可客製化之專業服務,使客戶透過平台取得所需之服務科技服務。

平台衍生多種商業模式,有B2B專業應用(如:IBM Watson人工智慧平台、富士康工業物聯網平台等),B2C資源的服務媒合(Uber、Airbnb、TutorABC等)。

科技平台大幅降低中小企業與傳統服務業的科技應用障礙,透過科技平台的專業服務,能將傳統產業快速進行數位轉型。

類別4:研發測試服務

具備產品或技術研發能量,同時具有完善的研發與測試環境,提供研發測試委外服務,讓客戶可免除研發設備與相關資源之投資,可更聚焦於企業本身核心競爭活動。主要代表性機構,如:工研院、資策會等法人或學校研發單位。

類別5:科技顧問服務

提供客戶科技應用規劃、商業模式設計評估、服務流程設計等。透過科技應用的專業布局規劃,解決企業所面臨問題,改善企業運作流程,協助企業提升其營運效率等之顧問服務。

過去,臺灣的科技顧問服務公司主要為外商,如:IBM、Accenture等;近年來,則是國內的系統整合業者也都具有顧問服務的能力。

新興科技市場是一場全球性的競爭態勢,不能以傳統產品銷售思維進入市場。在面臨國外大型科技服務廠商豐沛資源的競爭,臺灣廠商科技服務的能量需要藉由服務生態圈有效協同,才有機會增加產業競爭力。

有鑑於此,臺灣應在政府的支持下,由學校、法人研發組織、具研發能量的大型科技公司等,建構資料整合平台、人工智慧演算法育成平台、AIoT實驗平台、邊緣運算晶片平台等基礎科技研發平台,降低業者研發成本與加速服務上市歷程。

除了五大新科技服務與基礎科技研發平台,科技服務生態系內尚有其他外部支持資源,像是第三方服務(如:金流、物流平台等)、物聯網科技架構(如:通訊網路、各類感測器、穿戴裝置等)、提供軟體開發資源的開放原始碼社群、供軟體系統運作與資料儲存的雲端資料中心等。

以下從兩個不同面向,深入說明新科技服務業如何協助企業解決當前困境。

 

案例❶
便利商店門市端,智慧科技提升營運效能

零售服務業通常是以在地消費生活需求為起點,因此各區域市場所發展出來的零售應用服務具有高度在地化特性,同時也形塑各區域市場零售服務業的生態體系。

在這個時間點,各種新零售、超零售、科技零售、無人零售等新名詞推陳出新,共同反映了全球零售服務業正面臨數位轉型的急迫性,原因有以下兩點:

第一,從2017年年底迄今,全球零售服務業面臨各種數位化衝擊,如:萬物聯網、使用者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各種技術快速發展下,正改變一般消費大眾的生活型態與消費行為,零售服務業爆發倒閉潮,也亮起了「若不改變則被淘汰」的警訊。

第二,各種破壞式商業模式陸續出現(如:Uber、Airbnb等)、少量多樣快速客製化、全球價值鏈縮短等驅動因素,也帶動零售供應鏈轉變,從過去的線性模式轉為數位協同網路模式(Digital Supply Network, DSN)。

趨勢:快速反應與動態處理

零售服務業者必須做到能快速反應並動態處理當下消費者、合作夥伴及上下游相關廠商等所有現況與需求,促使零售服務業者導入新技術,進而打造出新商業模式和新零售應用服務鏈,以持續營運或求得新商機。

目前臺灣四大超商積極發展零售服務科技,並且有各自發展的技術項目與合作夥伴,其中,全家與萊爾富以節省店員勞力為首要,而OK與7-11則投入智慧販賣機為方向。

除了便利商店,量販店、超市、大賣場、美妝連鎖店等在臺灣也很發達。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零售店面也無時無刻不在變換店型、開發新客群或整合異業等,以讓老顧客不斷回流或創造新客流,因此量販、超市和超商等的界線也開始模糊。

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與研華科技、雲創通訊等國內業者,協助在臺灣成立三十年的本土便利商店品牌—萊爾富,發展國內自主研發門市智慧科技,並成功運用在新竹交通大學的萊爾富「智慧科技店」。

這套技術解決方案主要針對業者痛點:因為倉儲空間有限,無法快速處理大量電商訂單,常導致貨物錯置,影響出貨時間(平均延宕3天),造成人力負荷過度等問題。為解決這些痛點,此項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四個主要功能:

第一,精準存取貨。大幅提高品項貨倉分揀效率,發展人工智慧需求預測與倉儲決策技術,協助萊爾富超商體系因應虛實訂單履行之瓶頸,於倉儲作業導入人工智慧高密度動態儲揀決策技術,並整合相關自動化硬體與軟體系統,支援萊爾富三年內大規模擴展500間店之實體通路訂單履行需求,達成訂單履行速度每日10萬件(原5萬件)之分揀處理量,減少二分之一員工,增加商品銷售營收,並創造包裹店取營收。

第二,盤點自走車。由機器人進行快速盤點貨架商品的例行作業,減輕員工負荷,也能減少人為盤點疏失。

第三,電子標籤。使用Wi-Fi連接管理的電子標籤,取代傳統紙張價標,將正確的商品資訊、更具彈性的促銷方案即時更新,可有效降低店員繁瑣的工作項目,同時也減低價格標示錯誤的風險。

第四,才積辨識。因應電商運送需求,研發「才積辨識」,讓消費者自助測量包裹尺寸,並提升運費計價準確度,提高包裹寄件效率,亦有助於小型電商寄送商品效率。

整套技術解決方案整合臺灣智慧硬體技術優勢,以解決臺灣一般便利商店常見問題,如:租金高、缺工、倉儲空間不足等,預計未來可擴展應用至其他實體店鋪,進而加速臺灣商店自動化效率。

 

案例❷
超高齡時代,線上營養師客製化健康管理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長照2.0政策推動,促使更多業者投入健康照護(Healthcare)產業,發展相關產品、服務(含健康促進、養生福祉兩大次領域),加以結合資通訊發展健康照護創新服務風潮興起,如: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更普遍應用於預防保健、健康照護與醫療診斷等,訴求治療前的預防與預測重點,推估未來產值將穩定提升,由2018年之1,707億元,逐年上升至2021年之1,990億元。

透過數位化、智慧化導入優化服務或管理流程之效率及品質,是推動該產業升級與轉型的另一大動能。產業界、醫療院所與消費市場亦逐漸開啟嘗試下一階段結合AIoT、智慧穿戴、科技輔具、語音助理等,取代醫護或機構人力來提供照護服務可能性,顯現結合資通訊技術未來極其多元與廣泛的應用可能。

健康照護至2030年間,隨全球高齡化、家庭結構轉變、環境汙染、極端氣候、新型疾病威脅等趨勢,加以人工智慧識別、虛擬照護、居家聯網、感知技術等科技日新月異,預估未來健康照護發展將有三大趨勢方向:

第一、外界環境對健康影響因素日趨重要,健康概念將不僅止於身心靈與社會互動,更重視個人居家環境之健康與防護,如:居家輔助醫療設備、環境空汙隔絕等。

第二,全球高齡化加速驅動力,有鑑於2050年全球六分之一人口將超過65歲,高齡者未來在生活、工作、社會各面向如何持續健康與活躍將更顯關鍵,如:高齡就業、高齡友善生活圈支援服務等。

第三,超高齡化社會到來,高齡者延長健康餘命,同時協助避免生理機能各面向衰弱,如:改善銀髮族肌力、視力等高齡賦能系統出現等。

趨勢:關注高齡者營養議題

在健康照護產業發展趨勢中,高齡者的營養是不可忽視的議題。曾獲「國家發展基金創業天使計畫」的小型新創企業群健科技,2016年服務正式上線,結合營養與人工智慧機器人打造全臺最大O2O線上營養師平台,擁有800位營養師註冊,超過六萬上線會員,由北醫營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媚登峰集團總營養師擔任其首席顧問,致力「飲食健康」×「科技」概念出發,改善全民健康飲食、體態與慢性病控制。

群健科技應用Uber開放平台概念,集結全台營養師專業能量,提供使用者個人化飲食健康管理服務,打造供需平台間完美協作過程,主要運用AI NLP(自然語言分析)、聊天機器人(Chatbot)、大數據、演算法等技術,衍生三大服務面向:

第一,供給端,串聯營養師、健身教練等,提供線上CRM健康管理系統,打造更高效與即時服務,並持續累積建立飲食資料庫(Food Data),幫助更快速分析熱量與營養素。

第二,Cofit平台,服務開發重點包含專業教練協作平台、人工智慧輔助智慧助教、自動演算健康目標、健康飲食參數紀錄等,目的在於讓專業教練透過人工智慧機器人輔助相關衛教資訊,提供消費端更高品質與效率的服務,消費民眾也可以感受一對一的專屬營養師顧問,提升達成目標的信心及動力。

第三,需求端,透過APP介面,提供如健康社群互動、營養健康知識、飲食數據追蹤管理等服務,幫助使用者自主管理。

 

結論
創造兼顧科技發展與文化傳承的高峰

科技發展已大幅涉入民生生活與產業運作,新創公司如Uber、Airbnb等營運不到十年即已布局全球,分別顛覆了傳統運輸與旅遊住宿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的運輸業者與飯店業者,因此協助傳統產業數位轉型的新科技服務業者在此將扮演重要地位。

由軟體開發服務、系統整合服務、科技平台服務、研發測試服務與科技顧問服務所構成的新科技服務業與結合學研單位之基礎科技研發平台所建構的科技服務新生態,將扮演協助臺灣服務業與中小型製造業數位轉型的關鍵角色,產業數位轉型也將讓人力等各項社會資源的發揮達到最有效率的應用。

期盼新科技服務業能夠做為前鋒,協助更多年輕創意者,利用數位科技的肥沃土壤,幫助服務業與中小型製造業,建立起臺灣的科技服務新生態,為臺灣再創兼顧科技發展與文化傳承的經濟高峰!

 

後續重大關聯事件

2020年3月   ●    2019年11月,行政院蘇貞昌院長主持行政院科技會報第十七次會議,多位委員建議應掌握數位經濟帶來之社會影響,並重視中小企業數位轉型議題,協助企業因應新興科技的社經衝擊。2020年3月,行政院科技會報規劃「雲世代產業數位轉型」科技戰略計畫,自2021年開始,加強支持中小微型企業數位轉型。本計畫以數位平台支援中小微型企業加速轉型,透過優化政府雲服務、發展產業雲平台等方式,驅動商業模式創新,達到擴大海外市場與帶動勞工薪資成長目標。

2020年4月   ●    「2020數位應用週」由行政院科技會報、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部工業局、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指導,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及《工商時報》主辦,自2020年9月1日至9月4日,舉辦為期四天的主題論壇與線上展覽,主題包括:數位轉型、智慧照護、資訊安全、數位創新、智慧製造、AIoT、區塊鏈等,並因應疫情,成立「創新數位應用館」線上展示專區,展示類別包含新創、資安、防疫及科技軟實力。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提出「數位轉型,軟協與您共行」,將透過三大策略:一、促進政府數位政策發展;二、提升產業數位轉型;三、擴大市場及會員服務;以軟體服務業來協助推動臺灣產業數位轉型。

2020年10月●    為落實蔡英文總統的競選政見,並因應網路時代的新發展,行政院正積極推動組織改造的修法,將增設數位發展部,成為資訊、資安、電信、網路、傳播五大領域的數位主管機關,負責數位政策發展。因應網路世代,數位發展部將納入「網路發展」及「國家整體戰略」功能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