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IEKTopics
2022 IEKTopics|了解行為與需求 建構綠色生活產業鏈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自2018年開始,帶領全院單位以「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規劃長期技術開發方向,持續觀測重大國際趨勢變化,包含COVID-19疫情,並不斷更新藍圖內容。之後,工研院於2022年提出對於臺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圖的技術發展建言。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簡稱產科國際所,ISTI),除了積極參與院內的2030規劃小組,也銜接至所內的2025願景:「促進臺灣產業科技創新與價值提升(Inspire science-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value-up for Taiwan industries.)」,希望協助工研院扮演國際鏈結的角色,促進臺灣的科研機構與產業界,與國際創新生態合作,掌握全球產業與科技趨勢,在兼顧經濟、社會、環境的全面考量之下,促使臺灣成為全球「堅韌產業生態鏈(Resilient Industry Ecochains)」的關鍵夥伴,提升整體產業的附加價值。

 

低碳生活將誘發綠色產業鏈

產科國際所自2013年開始,每年集合眾多所內產業分析師、業務與各類型專家、院內外技術專家等,針對未來五年內值得引領臺灣關注的一個產業與科技重大議題,提出研究成果及發展政策建言,出版年度主題研究專刊「IEKTopics」,並持續追蹤之後的政策推動或產業效益。歷年的專刊主題包含:

  • 2021《 鏈國際強韌協創 永續共榮 》
  • 2020《 韌生態跨域創價 人才領航 》
  • 2019《 創生態科技加值 服務匯流 》
  • 2018《 探新機:科技亞洲 產業創新
  • 2017《 建永續循環共生 創新經濟
  • 2016《 解問題智慧創新 樂活城市
  • 2015《 搶先機串心 力全開 》
  • 2014《 贏未來:形塑生活 引領創新
  • 2013《 逆轉勝:台灣先進製造的新動力》

有鑑於「2050 NetZero Emissions (淨零排放)」已經是超過130個國家宣示落實的長遠環境保護目標,今年IEKTopics特別選定以2022《樂淨零:綠色生活 你我同行》為專刊的研究主題,仿效「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意涵,呼籲大家一起來以喜樂、積極的心態,從你我每天的生活開始做些改變,用具體的行動聚沙成塔,搭配其他綠能減排的做法,共同追求淨零永續的美好願景。

至今,已經有許多國際組織發表研究報告證明消費者的行為改變,將是促進減碳的重大措施:如,國際能源總署(IEA)認為2050年前行為改變減碳量將達占總減碳量約16%;另外,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指出,需求端的減碳措施可減少約40%~7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因此,臺灣政府在2022年3月公布的「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將以「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等四大轉型策略方向,結合「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輔以「十二項關鍵戰略」。其中,「生活轉型」期待引發全民行為改變,從食、衣、 住、行各面向改變生活型態,落實低碳生活,並誘發廠商建構綠色生活產業鏈。

 

民眾行為可左右政策制定方向

通常而言,一般民眾不容易改變生活形態,政府在制訂相關淨零減排的政策時,也需要特別考量民眾的接受程度,因此,產科國際所於今年4月時,針對全國超過1,600位18~64歲的國民調查「淨零永續行為落實意願」,期待拋磚引玉,持續呼籲以了解臺灣民眾對哪些綠色生活的行為改變之重視程度的不同,做為政府未來制訂政策以及業者開發產品時的參考依據:

  1. 完成2022年臺灣民眾淨零永續生活行為調查
  2. 篩選民眾最有意願執行行為改變措施
  3. 研究國際間促進行為改變發生的成功案例
  4. 透過焦點團體研討剖析行為改變因素
  5. 促進民眾行為改變策略建議

在這份「淨零永續行為落實意願」的問卷調查中,以20項國際公認為重要減碳的消費者行為,分別用食、衣、住、行、育、樂用品做分類,進行現況行為、未來落實意願、減碳資訊影響力等分析。幾項重要調查結果摘要如下:

「我已經這樣做」的前三名
  • 【用品】採購家電時,僅購買具有節能標章或能源效率標示1級的產品(43.1%)
  • 【衣】每年購買新衣服件數減半(42.1%)
  • 【食】吃您買的東西,沒有丟棄(39.4%)
「我已經這樣做」加上「有可能做」的前三名
  • 【用品】採購家電時,僅購買具有節能標章或能源效率標示1級的產品(90.9%)
  • 【食】購買與食用臺灣生產和時令的食品(88.6%)
  • 【衣】每年購買新衣服件數減半(88.1%)
有些項目在經過「高減碳貢獻度」的提示之後,「我已經這樣做」加上「有可能做」增加的前三名
  • 【食】在您的大部分膳食中,以素食取代紅肉/乳製品(+8.7%)
  • 【食】吃您買的東西,沒有丟棄(+3.4%)
  • 【行】每週三天居家上班(+3.1%)

 

從市場個案找出未來商機

這次專刊的研究個案中,在瞭解民眾行為後,特別引用英國研究行為經濟學之行為洞察團隊(Behavioral Insights Team,簡稱BIT)EAST理論架構,解析個案中的四類激勵行為的干預措施:便利性(Easy)、吸引力(Attractive)、社交性(Social)與即時性(Timely)。此次,共挑選較有市場商機的17項淨零永續行為項目,進行相關個案研究,期待解析個案中成功改變消費者行為的關鍵因素,做為臺灣未來發展淨零永續政策及商機的重要參考依據之一。

2022臺灣受訪民眾「已經這樣做」的淨零永續行為

 

2022臺灣受訪民眾「已經這樣做」+「可能這樣做」的淨零永續行為

舉例而言,20個「淨零永續行為落實意願」項目之一的「在您的大部分膳食中,以素食取代紅肉/乳製品」,「我已經這樣做」是相對比較低的4.7%,「有可能做」則是37.9%,但是僅透過提示其項目屬於「高減碳貢獻度」的資訊,「我已經這樣做」加上「有可能做」可提升8.7%。研究個案的美國人造植物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為了減碳希望讓肉食主義者願意吃植物肉,透過基因工程技術使植物肉具有天然肉的血味與色澤(便利性、吸引力);積極拓展商品通路讓消費者容易購買(即時性),並擴充產能以提升價格競爭力(吸引力);未來有待國際淨零碳排趨勢能改變肉品稅政策(社交性),加速人造肉的商品化進程。

最後,今年專刊的封面設計,主視覺則是用類似世界流行已久的「英文拼字遊戲(Scrabble)」,在一塊一塊方格的圖版上,用中文與英文拼出跟《樂淨零:綠色生活 你我同行》的相關重點,並加入各種代表不同綠色生活的簡易圖樣。背景是以山、水、雲、樹等自然生態襯托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意涵,搭配各種不同種類的綠色能源。

本文檔案:2022 IEKTopics|了解行為與需求 建構綠色生活產業鏈下載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