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我競爭力第6 出口集中成隱憂
      • 《聯合報》,記者陳儷方/台北報導
      • 2025/6/18 上午0:00
      • 120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昨公布二○二五年IMD世界競爭力評比,台灣拿到追平最佳排名的全球第六,比去年進步兩名;不過,出口集中度、再生能源占能源需求比例、人口成長率等細項指標卻排在後段班。國發會官員也說,美國關稅措施帶來挑戰,下半年必須審慎關注對經濟的影響。

      根據IMD公布的「二○二五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在六十九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六名,在人口超過兩千萬人的經濟體中,連續五年蟬聯世界第一。至於排名前五的國家依序為瑞士、新加坡、香港、丹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台灣今年擠掉愛爾蘭及瑞典,排名第六。

      國發會說,IMD競爭力評比有四項指標,包括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與基礎建設,台灣在四項指標排名依序為第十、第八、第四與第十名,其中「經濟表現」進步十六個名次,是總排名提升的主要因素。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代理處長陳美菊表示,台灣去年的經濟成長率百分之四點八四,是很不錯的表現,在細項指標中的「經濟複雜性指數」高居世界第二,這與台灣出口主力半導體產品都是先進製程有關,因為知識含量高,所以台灣能名列前茅;廠商對於供應鏈調整也充滿韌性,因此細項指標中的「經濟韌性」排名第四。

      不過,台灣經濟相關指標也有隱憂,經濟表現的細項指標「前五大貿易夥伴出口集中度」排名第六十,居後段班。陳美菊說,台灣出口主力是ICT產業,主要出口地區集中在美國、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這是因為供應鏈型態的影響,從IMD的排名來看,確實是比較不好的表現,因為普遍認為市場應該分散,這部分政府也在努力改善,協助產業全球布局。

      除了出口集中度過高,台灣在這次評比表現較差的細項指標,還包括外人直接投資存量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外資能自由獲得企業的控制權,排名均為六十一;貿易條件指數排五十八、觀光收入占GDP比率為五十三;人口成長率、再生能源占能源需求比例都排在五十一。

      除了經濟表現外,其餘三大指標表現,政府效能排名第八名與去年持平;企業效能排名從第六進步至第四名,其中的「生產力及效率」從第九進步至第二名,是帶動企業效能指標排名推升的重要因素;基礎建設排名也與去年相同。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