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POPULAR熱門專區

      公共採購 催動循環經濟
      • 中國時報,謝錦芳/專訪
      • 2019/12/16 上午5:30
      • 708

      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指出,循環經濟是台灣脫胎換骨的機會,建議政府利用公共採購帶動循環創新產業,並將循環經濟納入各級學校教材,向下扎根。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建議政府拉高跨部會小組層級,加速推動循環經濟。

      聯合國環境總署國際資源小組共同主席珀多尼克建議,從源頭加重生產者的責任。

      黃育徵指出,在線性經濟時代,台灣從事OEM,一直是追隨者,但是在循環經濟時代,台灣有很好的發展利基,可扮演領頭羊。

      循環台灣基金會特別挑選全台66個創新的循環經濟議題,囊括360個實踐者,出版專書供各界參考。

      政府採購可扮演要角。

      黃育徵指出,循環經濟以租貸取代擁有,可催生許多創新服務,例如,夏天冷氣用量高,可以租代買,廠商提供冷氣服務,政府可集合國營事業共同租賃冷氣服務,而非採購冷氣機。

      這樣的服務須運用物聯網技術,黃育徵表示,未來將組成TCEN101聯盟,為企業界發掘商機,並促成合作。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指出,新商業模式需要年輕人的創意,工研院可提供技術,結合技術、資金、人才可以協助年輕創業家邁向國際化與規模化。

      彭裕民指出,循環經濟要進行系統性合作,主管機關橫跨不同部會,從農委會、經濟部、環保署、內政部、科技部到教育部,建議拉高跨部會小組層級以制定相關政策,排除法規障礙。

      其次,台灣應有一個基金鼓勵年輕人投入循環經濟。

      針對新技術研發,彭裕民指出,工研院利用稻殼、稻桿加以發酵醣化,做成生質塑膠,這項技術已取得專利,準備在泰國設廠,將當地稻殼、稻桿等農業廢棄物進一步利用。

      台灣有相關的機器設備,可整廠輸出東南亞,帶動台灣機械產業發展。

      東南亞國家農民習慣焚燒農業廢棄物,做為農地的肥料,卻引發空汙問題。

      彭裕民指出,工研院把農業廢棄物轉為生質塑膠的技術在泰國或其他東南亞國家很有發展潛力。

      聯合國環境總署國際資源小組共同主席珀多尼克(Janez Potočnik)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指出,「許多人誤以為資源回收就是循環經濟,但資源回收是最糟的物品循環模式,因為你做資源回收時已使用了資源。

      搖籃到搖籃(C2C)是較佳的循環模式,應該成為循環經濟的核心原則。

      珀多尼克指出,有做資源回收,總比用完丟棄好,但最好是從源頭加重生產者的責任,生產者要負責產品整個使用期的責任,直到產品生命終止,如此將改變整個商業模式。

      珀多尼克指出,據統計,過去20年間全球經濟成長,如果加計環境與社會成本,實際總成本大於獲利。

      這些成本目前並未由企業負擔,而是由醫療體系和未來世代來承擔。

      因此,決策者必須明白,經濟成長與資源脫鉤的重要性。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