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POPULAR熱門專區

      通用央行數位貨幣 將啟動
      • 工商時報,陳昱光/台北報導
      • 2020/9/28 上午5:30
      • 121

      電子支付及數位貨幣發展已是全球金融市場兩大焦點。

      據統計,台灣2019年電子支付消費金額高達4.27兆元,年成長12%,以信用卡為主電子支付工具持續快速成長;與此同時,我國的通用型央行數位貨幣(CBDC)實驗計畫,訂9月底正式啟動,中央銀行投入未來支付市場工具的研究,滾動檢討發展。

      前財政部長、央行副總裁許嘉棟出席「東吳數金論壇」時指出,電子支付及數位貨幣的發展,對全球金融市場及機構帶來的影響,相當龐大,尤其人民幣數位化(RC/EP)和臉書幣(Libra),兩大國出現的數位貨幣最新進度,以及數位貨幣對未來央行貨幣政策的影響與推展,都受國際社會高度的關注。

      從全球市場角度來看,目前電子支付在北歐國家及中國、印度市場成長最快速,每年增加260萬個工作機會,累計年度消費金額也提升約1,040億美元(約新台幣3.4兆元),帶來龐大商機。

      但若進一步比較傳統支付與第三方支付,傳統形式由消費者往商業銀行到商戶,相對交易成本較高、限制多等;第三方支付則是透過平台主導,直接支付資金給商戶或基金公司,交易成本及產品收益、轉換時間較短。

      目前全球科技大咖及國際主要央行,都在注意或發展的電子貨幣,央行的優勢在於「信任」兩字,以央行貨幣為核心的跨行清算基礎,串聯而成的關鍵金融基礎措施運行至今,仍是不可取代的信任機制。

      不過,隨著科技演進帶動貨幣型態演變,貨幣已從實體形式演變為數位型態,央行貨幣、商業銀行貨幣及電子貨幣,開始成為廣泛使用的支付工具。

      東吳大學數位貨幣與金融研究中心執行長歐素華也表示,2020年民間電子支付將超過半數高達52%,相對於這項現在進行式之外,屬於未來式的CBDC更影響巨大,在減少現金使用,享受支付處理成本下降的好處時,也衍生新的法律及資安風險,甚至要思考銀行做為中介機構的功能是否將消失,以及央行貨幣政策受到的衝擊。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虛擬通貨價格波動性劇烈,難以作為價值儲藏的工具,且易受投機炒作等因素,目前虛擬通貨不具貨幣功能,但相關業者持續衝撞體制,試圖往金融市場發展推出新產品、新服務,打造新的生態體系。

      這對央行和銀行來說,都是一大挑戰。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