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子月刊
2017年11月號 |
|
|
 |
 |
加速:人工智慧大趨勢下,打造台灣新模式 |
2018年,全球加速利用AI與IoT提升科技服務人類績效的一年。 AIoT不只成長快,影響力還將從半導體、通訊、電子零組件一路滲透到石化、機械、車輛、材料、綠能、生醫、健康照護等領域。 當各界為AIoT將造成更多失業還是更多富裕爭論不休時,今年的IEKDays「眺望2018產業發展趨勢」清楚看見,台灣面對AIoT帶來的創新型經濟,既有挑戰也是機會。 如何迎接硬體結合軟體,Wetware競爭的新時代? 如何讓台灣的產業從價值鏈思維升級為生態系結構? 如何讓台灣以智慧系統和新服務型態,串連既有製造業優勢,提升在地經濟? 15個專題,59場專家報告,全面解析台灣產業面對2018年的希望與考驗。
...(more) |
|
|
|
|
突破傳統創業思維 創客有三招 |
IEK專家剖析創客經濟趨勢,社會有了跨界合作,勇於創新、實踐與分享的創客,不可能也會變成可能。以硬體代工起家的台灣,要由「台灣製造」轉入「台灣創造」新境界,傳統上研發實力不足的中小企業需要混血和跨域特性的創客文化… |
|
|
|
機械業,兆元產業 |
台灣機械設備產業連結在地,連結國際,更連結未來,正成為台灣競爭力的生力軍。今年在大陸、南韓、日本及東南亞市場強勁需求下,出口值成長接近兩位數,估計全年產值可以衝破兆元,成為台灣第3個兆元產業。 |
|
|

|
 |
需求帶動,智慧城市商機多 |
當美、中、日、歐盟甚至紐西蘭等國家紛紛投入智慧城市的發展與建設,從基礎設施、永續、防災、到高齡化服務,處處看得到智慧治理和智慧架構的研發與市場,台灣也沒有缺席,從六都到國境之南的台東,努力利用科技帶來更便捷、更友善,也更有效率的都市環境,正衍伸出自駕車、物聯網等在地商機。 |
|
|
|

|
十一月的IEK產業情報網新聞點閱,告訴你大家關注的熱點 |
 |
全球百大科研工研院奪九獎
彎彎手指就能隔空扣扳機!利用人工智慧做建築節能!在競爭白熱化的全球科研領域,台灣工研院軟硬兼施,穩坐領先地位,既有自主研發能力,也有技術產業化實力…more |
|
 |
新能源 尹衍樑下一隻金雞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賣掉中國大潤發,開始新的戰略佈局,考驗是如何善用這筆資金培育出更多小金雞,新能源是目標之一,生技也密切關注切的議題…more |
|
 |
半導體微波退火 台積採用
「國家隊」不是說說,是產官學研協作的結果。交通大學、工研院、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合作開發的「半導體微波退火」技術,可以有效取代傳統紅外光及爐管製程,獲得台積電等業界採用…more |
|
 |
南韓強震 台廠迎雙D轉單
趨吉避凶是天性,產業也不例外。南韓發生史上第二大規模地震,立刻衝擊全球面板與記憶體產業鏈。地震效應是否惠及台廠,要看韓廠防震措施與短期轉單情形…more |
|
 |
比亞迪改造 複製鴻海模式
有志稱雄全球電池、零組件、車載軟件市場的中資比亞迪,揚言2025年營收要達人民幣一兆元,鴻海集團是它隨之而來,大規模組織結構改造的標竿對象…more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