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2018 IEKTopics|區塊鏈技術 驅動未來經濟新格局

智慧科技蓬勃發展
區塊鏈技術延伸多元產業之應用

區塊鏈是一串採用密碼學、數學、共識演算法等方法產生的關連資料塊,每一個區塊對應一個帳單, 將所有的區塊連結起來就是區塊鏈。區塊鏈同時儲存在多個分散節點中,所有資訊都是公開透明、加上歷史資料很難被篡改,也因此建構具有公信力的信任機制,顛覆過往以集中、委託的管理方式。

區塊鏈本質是一種去中間化、改變信任機制的分散式帳本技術,特別適用於資訊封閉、資訊不對稱、中間方角色過多等議題。例如結合IoT,可即時追蹤和管控作業流程,來降低管控成本,同時也預防IoT 裝置遭竄改,以提升資料安全性。除了加速金融創新,區塊鏈已延伸應用於智慧商務、智慧製造、智慧物流、線上遊戲、數位音樂等產業。

智慧科技蓬勃發展
 

科技龍頭紛紛佈局
區塊鏈已成市場趨勢

2017年是企業進行區塊鏈概念驗證的一年,在金融、零售、物流等領域都有應用實證。2018年將邁入商轉部署的重要階段,如Amazon旗下雲端平台AWS與區塊鏈新創Kaleido合作,讓客戶更容易將服務部署在區塊鏈,滿足其業務需求或創造新價值; Google Cloud則分別與Digital Asset和BlockApps 合作,前者推出區塊鏈開發工具,加速開發者測試和開發區塊鏈應用程式的速度、後者則協助企業快速打造企業區塊鏈平台;SAP與西班牙Alastria聯盟和貨車運輸業區塊鏈聯盟BiTA (Blockchain in Trucking Alliance)合作,前者強化其歐洲區塊鏈生態系統和網路、後者有助於拓展貨運代理服務和運輸管理,顯示區塊鏈正朝多元應用拓展。

根據IHS Market的研究指出,至2030年區塊鏈創造的商業活動價值預計達2兆美元,重要潛力領域和垂直市場包含財務、供應鏈和物流、身分管理、零售和電子商務等。預計到2030年區塊鏈在供應鏈和物流業的應用,將顯著改善交易與運輸過程的複雜性和缺乏透明度。此外,利用區塊鏈進行身分管理也是重要應用,透過區塊鏈進行身分驗證和自主存取管理,可分散資訊安全風險,除了能核實身分,更賦予使用者可自行決定數據的授權時間、範圍或撤銷訪問權限等,保障個人隱私,預計至2030年商業價值達2千億美元。

 

全球區塊鏈技術應用急速成長
中國及亞太地區最具發展潛力

2018年全球區塊鏈支出預計約15億美元,是2017年的兩倍,且未來五年全球區塊鏈支出將快速增長,預計2022年全球區塊鏈解決方案支出將增加至117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73.2%。2018年北美地區仍然為主要支出市場(占36%),西歐為第二大區域,其次是中國和亞太地區(不含日本),顯示未來中國和亞太地區的區塊鏈市場具備發展潛力。

中國雖嚴禁比特幣,但對區塊鏈的推動十分重視,據工信部「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指出,中國區塊鏈產業正處高速發展期,截至2018年3月底已有456家區塊鏈公司,已形成產業初步規模。應用場景主要有阿里巴巴、騰訊、京東三巨頭應用的公益活動和商品溯源、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和中國銀行投入的供應鏈金融、票據及交易清算。自中國陸續禁止比特幣和ICO(Initial Coin Offering, 首次代幣眾籌)後,中國的資金和技術流向日本、台灣、韓國等地區,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比特幣交易市場,2017年2月12日日本單日的比特幣交易量已達全球交易量的48.27%,中國下降至21.86%。為了迎接2020年東京奧運,日本計畫十年內將其無現金結算比例提高至40%,以滿足各國旅客支付的便利。東京ResuPress與能源公司的合作,更擴大比特幣應用於水和天然氣等公用事業。再者,日本GMO Internet投入100億日圓建立挖礦數據中心, 研發專用的挖礦晶片,預計其耗電量與同性能之晶片將降至56%,同時也研發以區塊鏈為基礎的KYC (Knowledge Your Customer)工具,專門用於銀行驗證新客戶身分。

韓國方面,亦於2017年9月發布全面禁止ICO, 使得資金和技術也逐漸流向海外,其後政府和民間企業意識到區塊鏈和數位貨幣的極大潛力,目前正試圖要解除對ICO的禁令,期望將資金和技術發展導回韓國。韓國數位貨幣投資公司Lockchain Investment 指出,數位貨幣在韓國白領階層的滲透率逾40%, 區塊鏈產業比中國落後2-3年,縮短兩國之間的差距是首要任務。

新加坡則因政府對區塊鏈的支持,吸引各國投資者、新創加入新加坡的區塊鏈計畫,共同打造全球區塊鏈金融中心。非金融應用也有許多突破,包括身分認證、供應鏈金融、清算結算、房產存證、共享經濟等,如Electrify是透過區塊鏈平台發展零售電力(Electricity-Retailing),用戶可以購買或是販售多餘電力給他人,目前平台用戶數有500多間企業,於一年中約省下150萬新幣。IBM在新加坡也建立首座區塊鏈創新中心,著重在區塊鏈和認知技術的研發, 並與PSA International合作發展貿易、金融和物流的區塊鏈應用。

 

為解決社會沉痾及提升信任度
新興市場高度仰賴區塊鏈技術發展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亞洲2030前瞻科技調查,區塊鏈獲選為前十大重要技術,被認為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有非常大影響,社會因素和國家安全因素並列第二、再者是環境因素和基礎建設因素,說明亞洲國家十分重視區塊鏈在經濟發展、社會和國家安全的潛力,且認為至2030年將大量普及。從亞洲區的市場群來看,區塊鏈在新興市場(雙印、泰、馬、菲)重要性飆高至第二名,顯示新興市場比成熟市場(台、中、日、韓、新)更重視區塊鏈技術帶來的交易安全性。主要原因可能因新興市場在許多偏鄉地區,都市化程度不高、銀行密度偏低,使用金融服務須耗費相當多的時間與精力,加上社會經濟不穩定, 轉而尋求對新科技的依賴與信任感。區塊鏈在新興市場受到重視,也意謂著人民對傳統金融體系的不滿、對國家的不信任,希望透過新的治理規則解決複雜封閉的問題,這也是預估區塊鏈於2030年的滲透率在新興市場會比成熟市場更高的原因。

在未來投資優先順序上,由於區塊鏈屬於降低成本的輔助科技,無法直接或不易間接的增加獲利,所以未來投資的優先順序在各國都較低,各國仍以投入增加收益、保持競爭優勢的技術(如AI、6G、自駕車等)為主,同樣地在投資總額上,也是相對偏低。此外,在2030年成熟市場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整備度將比新興市場來的高,顯示市場群之間技術的差異還是很大,國際創投的投資區域與投資數量亦呼應這個說法。

 

台灣區塊鏈新創活躍
應結合垂直領域業者與硬體優勢強化生態系發展

儘管區塊鏈發展仍處於萌芽期,在台灣已有不少業者積極備戰,依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統計,台灣有逾百家區塊鏈企業和新創公司、投入金融實證包含財金公司、中信、富邦、第一、華南等逾十家金融業者、還有運用區塊鏈管理病歷的台北醫學大學和國泰醫院等,投入程度與技術應用皆與國際差距不遠,如新創公司奧丁丁繼食品溯源驗證之經驗,成功商轉至旅宿產業區塊鏈應用,協助旅宿業者降低營運和人事成本,更獲得日本SBI投資,加速佈局全球市場,顯示台灣區塊鏈也成功走出金融範疇,具備一定的技術潛力。

台灣雖然在發展數位貨幣的腳步較慢,但對區塊鏈業者,政府主管機關的態度是明確且十分開放,有利於區塊鏈應用的探索與落地。此外,台灣以製造業起家,硬體設計與製造經驗豐富,全球大多數採礦晶片皆來自於台灣,手機品牌及網通製造商亦容易由手機錢包、安全晶片、IoT裝置等硬體角度切入,因此台灣發展區塊鏈產業具有獨特優勢。由於台灣市場小,台灣企業的區塊鏈系統各自獨立運作,可節省的成本有限,想要達到區塊鏈的最大經濟效益,除了技術外,還需要有非常多的參與者,否則不利於本身業務擴展和區塊鏈長期發展。

區塊鏈發展跟雲端發展非常相似,必須向外伸展,產業規模和成本效益才有空間展現。國際區塊鏈業者也已經開始發展跨鏈整合技術,如公證人機制、側鏈/中繼鏈、Hash鎖定(Hash-Locking)、以及分散式私鑰控制(Distributed Private Key Control)。因此,台灣業者應佈局跨鏈整合技術, 透過策略聯盟合作,擴展區塊鏈產業生態系,共同開發跨領域解決方案,將有助於提升台灣區塊鏈業者在跨業整合的技術能力,開創區塊鏈在跨產業應用的市場商機。

IEKView

區塊鏈浪潮來勢洶洶,為定義未來經濟新格局的潛力技術。2017年各國企業與投資者紛紛投入佈局,產業應用概念性驗證持續浮現。2018年區塊鏈獲選為2030年亞洲前十大重要技術,被認為對於國家的經濟發展有深遠的影響,然而調研結果也指出,即便未來區塊鏈將會大規模的普及,但各國更傾向投資於具競爭優勢和帶來獲利的科技如AI、自駕車等,因此在投資總額和投入優先順序相對較低。過去因資金掌握在傳統大企業手中,然區塊鏈時代,小而美的投資將是常態,意謂新創企業更容易獲得資源。台灣以製造業起家,有完整ICT產業供應鏈和優秀人才,具備良好潛力發展全球區塊鏈產業,若能抓緊時機佈局跨鏈技術,結合新創共建產業生態系,將可帶動台灣產業創新和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