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POPULAR熱門專區

      未來十年台灣科技趨勢 發展以人為主的數位創新
      • 工商時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
      • 2020/4/5 上午5:30
      • 454

      邁入2020年,除了美中貿易戰衝突持續,還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正在全球延燒,不僅衝擊當前國際情勢,也對於未來十年全球產業鏈帶來影響。

       

      工研院提出《2030年臺灣智慧生活情境與科技應用發展》,勾勒全球、亞洲及台灣的未來形貌,從社會、技術、經濟、環境等四大面向提供政策與產業參考,探索產業商機、創造未來經濟新局。

       

      高齡化、都市化 成為全球危機

      依據聯合國預估,2030年全球人口數將超過80億,到2050年時全球將有64個國家進入高齡化社會,60歲以上的人口比率將超過30%。

      其中,亞洲地區高齡人口比率占全球55%,居全球之冠,其次是歐洲,高齡人口比率占全球21%。

      台灣將在2026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有關高齡照護、勞動力短缺等影響將更趨明顯。

       

      隨著全球人口數、高齡占比增加,人口結構因而改變,由醫療技術進步所帶來的死亡率減緩、壽命延長,伴隨著生育率下降、人口老化快速、高齡人口增加,將對醫療體系和社經發展帶來龐大壓力。

       

      在科技發展下,未來高齡化社會趨勢,運用醫療科技及AI人工智慧將改變生產、消費及生活模式,特別是在人口老化快速的亞洲,預料將會更加專注發展相關的領域,包括:高齡醫療、傳染病、水資源、替代糧食等。

       

      氣候暖化 強韌環境議題受重視

      在全球經濟趨勢上,數位經濟崛起將促成經濟活動與產業發展新方向,藉由資通訊(ICT)技術與製造技術到位,整合前端感測、物聯網通訊技術、虛實整合系統、雲端運算以及大數據分析等,提升生產效率、因應彈性生產及解決缺工等問題,並引領未來產業創新。

       

      對金融業而言,則將加速發展數位經濟的金融服務,造成全球金融圈相互依賴,創造全球價值鏈,不過於此同時,也相對提高經濟風險。

       

      此外,全球未來極需克服區域均衡及資源永續的難題:氣候暖化導致氣候難民出現,水資源和能源的永續利用,更成為各國的難題。

      因此,未來政府將更加重視「強韌環境」的觀念,也就是面臨天災時,如何做到事先預防、當下應變,以及事後復原等不同階段。

       

      預見未來:疫情加速數位經濟

      從全球未來趨勢,可窺見台灣2030年的樣貌。

      台灣在2019年3月底老年人占總人口比率達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

      高齡化伴隨老人失智照護、高齡健康照護、老人獨居等,將是未來社會的關鍵議題。

      社會對醫護及人力的需求驟增,結合智慧長照醫護系統、個人化精準醫療、健康照護模式的需求增加,將為新興診療市場帶來無限商機。

       

      從今年以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將加速數位經濟的發展腳步。

      原先預估2030年才會普及化的線上教學、遠距醫療、無人載具等數位經濟,將因疫情影響而提早到來。

      為落實防疫,催化了包括遠距工作、數位金融及數位學習等科技的成熟發展,甚至是網路電商的多元商業模式。

       

      值得留意的是,美中貿易戰讓國際產業鏈更加重視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性,加速朝往中國以外的地區移動。

      許多台廠自2019年便拓展中國以外的生產基地,電子代工製造業部分或移回台灣、或轉往東南亞等,將導致全球化生態系重新洗牌。

       

      以科技加值 協助產業智慧升級

      工研院觀察,產業鏈分立將成為未來趨勢,建議台灣產業發展方向可向建立科技服務生態系發展,並聚焦於軟體開發、系統整合、科技顧問、科技平台與研發測試等五大面向。

       

      尤其,中小企業佔台灣產業的七成,雖未具備全球布局的資本實力,但可借重AI等數位科技進行數位轉型,增加客戶滿意度、提高淨利率、增加生產力、縮短生產週期及降低成本。

      預期2030年台灣GDP中有60%是來自於數位轉型帶來的貢獻,包括數位服務產品與相關技術,期待中小企業以此發展出新的商業模式走出台灣、邁向國際。

       

      同時,隨著AI人工智慧不斷進化,已在生技醫療、無人載具、教育學習等領域帶來破壞式創新。

      未來AI人工智慧可藉由模擬人類思考,協助人類將事情做得更完善,將大幅提升人機協作的效率。

      因此,台灣可發展以人為主的創新智慧應用,促進智慧產業的成長。

       

      放眼未來,全球產業生態系重組,台灣唯有掌握趨勢、洞燭機先,累積技術含量和調整產業策略,才能「超前部署」,在未來脫胎換骨,成功轉型升級。

      (本文作者為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