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POPULAR熱門專區

      工總白皮書: 政府反商政策 加速廠商外移
      • 工商時報,譚淑珍/台北報導
      • 2018/7/15 上午5:30
      • 124

      工業總會29日將發表新理事長王文淵上任後首份「產業政策白皮書」,工總在白皮書中直陳,政府諸多反商政策,加速廠商外移、資金與人才外流,另也直言政府的能源政策是「將台灣置於巨大的缺電風險中」。

      工總要求政府必須改變既有施政思維,揚棄反商,才能「再造台灣成長的新動能」。

      王文淵在工總的第一本白皮書,是以「再造台灣成長的新動能」為主題,顯示對政府施政的殷切期盼。

      然而,白皮書總論裡開宗明義就指出,社會的反商情結、政府的反商政策,加速了廠商的外移、資金與人才的外流,而更令人灰心的是,政治化的杯葛、非理性的抗爭,導致社會對立內耗,澆熄企業投資熱情。

      在政府反商政策上,白皮書中直言批評,能源政策只有目標而沒有彈性、可行的配套,違背一個正常國家的能源轉型政策;環評制度更是危害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而且阻礙產業創新轉型;至於租稅政策則與激勵投資創新背道而馳。

      工總指出,經濟規模不足且人口密集度高的台灣,生存關鍵就在鼓舞本土的投資創新,然而政府的租稅政策卻反其道而行,白皮書中直陳,政府若不改善投資稅制,揚棄反商政策,廠商缺乏誘因承擔風險,造成資金外流,若本土實質投資少,人才沒有發揮舞台,薪資無法提升,就不易打破「貧富不均」與「經濟動能不足」的困局。

      工總直指,不符實際的能源政策更是難以解除企業心中的「限電恐懼」。

      白皮書中更以深澳電廠引發的爭議為例指出,能源政策必須是務實的彈性政策,但政府的能源政策卻是「將台灣置於巨大的缺電風險中」,政府的非核家園只有目標卻沒有考慮政策的彈性,要在2025年達到再生能源占比20%,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也違背一個正常國家的能源轉型政策。

      在澆熄企業投資熱情上,工總具體指出,環評程序的冗長與不確定性,在在令人感到灰心,也對台灣經濟的未來感到憂心。

      白皮書中直言,許多的環評案件受到泛政治化杯葛、非理性抗爭,常常造成重大投資案延宕,「尤其過度操作環保訴求,導致環評審查範圍無限上綱,造成社會對立內耗」,不但影響廠商的投資意願,而且阻礙產業創新轉型。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