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POPULAR熱門專區

      改變 不能一直等
      • 中國時報,李萬吉(作者為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 2018/11/20 上午5:30
      • 228

      這幾年經常看到談論人類工作被機器人取代的議題,隨著AI、物聯網、大數據等科技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研究提出警告,將有非常高比例的現有工作會消失。

      兩年前英國牛津大學教授指出,未來20年之內美國約有47%的工作極可能被機器人取代,前陣子麥肯錫全球研究所也推斷,2030年將有八億人的工作被自動化取代,看到這樣的數字,難免為我們下一代感到憂心。

      所幸研究也指出,仍有相當多數的工作,至少在短期內不容易消失,而這些工作多半是強調人際互動、創意、需要適應細微差異,或是能因應不可預見的變化,也就是說,越是制式有系統的工作,將越容易被科技替代。

      因為這個明顯的趨勢,許多先進國家早已從教育著手,無論是改變課程與教學方法,或是運用新的學習科技,就是要盡早為孩子建構能因應快速變遷的能力。

      台灣的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也搭上這波浪潮,希望建立更適性的素養導向學習。

      問題是,家長們準備好接受這樣的改變嗎?學校老師們準備好執行這樣的改變嗎?顯然,目前的答案也是讓人憂心的。

      面對改變的趨勢,許多家長關心的是會不會影響孩子的考試成績,而非如何讓孩子學習探索自己?許多老師在意的是影響課程進度,而不是如何培養素養導向教學的能力?

      家長常希望孩子別輸在起跑點上,偏偏對於改變這件事,多數家長卻喜歡以靜制動,先等別人成功再說,但孩子的青春有多少年可以等?四十年來光纖傳輸的速度已提高了超過180萬倍,很多以前總認為是不可能的科幻也一一實現,然而多數家長仍用過去二三十年的經驗,在思考孩子未來十年的學習,這恐怕才是教育現場改變最大的阻力!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