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POPULAR熱門專區

      于學軍:存準率下調空間仍大
      • 工商時報,李書良/綜合報導
      • 2018/4/26 上午5:30
      • 105

      中國人民銀行昨(25)日啟動置換MLF(中期借貸便利)9,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並對部分銀行調降存準率1個百分點,以釋放流動性4,000億元。

      對此,中國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表示,當前中國降準通道已經開啟,未來空間還很大。

      于學軍指出,目前中國銀行業的存準率仍在14%~16%的高位,從歷史和全球情況來看,維持在6%~8%當屬正常,所以未來3年內至少還有6~8個百分點的調整空間。

      他也強調,雖然存準率未來進入下調通道,但具體調整的節奏和步伐卻要根據經濟金融形勢來抉擇。

      路透報導,中國人民銀行在本月17日宣布,從4月25日起,調降大行、股份行、城商行、非縣域農商行、外資行人民幣存款準備率1個百分點。

      同日,上述銀行將各自按照「先借先還」的順序,使用降準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人行的中期借貸便利(MLF)。

      當時市場人士表示,人行突然宣布降準,估計可對市場釋放4千億元的資金,此舉除可緩解市場流動性壓力,也可能是中國官方對沖中美貿易摩擦對經濟造成的影響。

      于學軍表示,由調整存款準備率與使用MLF這些新興政策性工具所釋放的信貸資金,從表面上看並無二致,實質上卻大不相同。

      由降準釋放的信貸資金來自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各項基礎存款,主要是市場資金,自然應回歸商業銀行,並以投向市場為主。

      而大量採用MLF等新興政策性工具,則主要透過金融市場進行操作,這些資金多在金融機構之間相互流轉、融通,更多進入政策性、信託和證券類等金融機構,主要投向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投資、房地產市場等,難以真正進入實體企業。

      于學軍認為,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長期持續的貨幣信用巨額投放,首當其衝可列為金融風險的重要根源。

      所以,在嚴控貨幣信用總規模的前提下,應採取「對沖」手段合理調整政策結構,儘可能使存款準備率回歸正常。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