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POPULAR熱門專區

      10年砸251億 衛星10連發
      • 中國時報.林志成/台北報導
      • 2019/2/14 上午5:30
      • 714
      字級

      科技部昨宣布啟動第三期「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從今年到2028年共10年,預計投入251億元,陸續發射10枚衛星,建立台灣自己的太空產業。

      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台灣發展太空科技,將用在防災、科學探索等和平用途,絕不用於軍事。

       

      此外,第三期太空計畫也會規畫發射微衛星或立方衛星執行繞月球的實驗,如果技術發展順利,希望未來能進一步讓它們著陸月球,以進行更多的太空探索。

       

      陳良基表示,未來10年將發射6枚先導型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2枚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及2枚超高解析度智能遙測衛星,預計每年發射1枚,結合國內產學能量,精進本土太空技術。

       

      陳良基說,台灣以科技立國,太空科技具有帶動各項尖端技術研發創新的角色。

      舉例來說,我國發展的太空遙照技術,可以從101大樓看到屏東墾丁一個人大小的解析度;太空遙照技術取得的影像,如何解編後傳到地面來,這涉及高速度的無線傳輸,傳輸量是現行5G技術難以相提並論,將帶動國內通訊產業發展。

       

      科技部指出,第三期太空計畫將發射的「先導型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及「超高解析度智能遙測衛星」,搭載自主發展的科學遙測酬載,影像解析度均優於2017年發射之福衛五號的2米解析度。

       

      「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則搭載主動式雷達,由衛星上發射微波到地面,由於土壤、建築物、海水對電磁波有不同吸收與反射,衛星會接收反射波並進行判讀,特色是可於夜間或有雲的天氣取像而不受影響,有助於防災。

       

      與過去相比,我國第一期太空計畫自1991年執行至2006年共15年,總經費197億元,建立太空科技基礎設施與培育太空科技人才;第二期自2004年執行至2018年,同樣是15年,總經費259億元,期間整合國內產學研資源,建立我國太空科技研發能量;今年起未來10年,則進入第三期。

       

      更多新聞

      推薦閱讀